《新编五代史平话・唐史下》:“是日唐主大军接踵而至。”
偏正式;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台湾之割,青岛之割,威海之割,接踵而至。(章炳麟《箴新党论》)
“踵”,读作“zhǒng”,不能读作“zhòng”。
“踵”,不能写作“种”。
见“接二连三”。
一个接著一个,形容连续不断。《五代史平话・晋史・卷下》:“与彦泽、元福、皇甫遇等帅精骑出西门迎战,诸将接踵而至,契丹稍退却。”亦作“继踵而至”、“接踵而来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