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以咽废飧
fèisūn

以咽废飧

拼音
yǐ yè fèi sūn
注音
ㄧˇ ㄧㄝˋ ㄈㄟˋ ㄙㄨㄣ
情感
繁体
以咽廢飧

以咽废飧的意思解释

原意是说,因为有人吃饭噎死了,就想让天下人都不吃饭,这太荒谬了。比喻要做的事情由于出了点小毛病或怕出问题就索性不去干。

以咽废飧出处

《吕氏春秋・荡兵》:夫有以噎死者,欲禁天下之食,悖。

以咽废飧例子

《梁书·贺琛传》:今不使外人呈事,于义可否?无人废职,职可废乎?职废则人乱,人乱则国安乎?~,此之谓也。

以咽废飧详细解释

以咽废飧释义

犹“因噎废食”。见“因噎废食”条。

以咽废飧典故

此处所列为“因噎废食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《吕氏春秋》一书为战国时秦相吕不韦聚集门客,各记所闻论述而成,种种异说杂陈于书中,为杂家之祖。〈荡兵〉一篇主要论述用兵的重要,为辩驳墨家非攻之说而作。作者认为,父母若从不鞭打小孩,便无法禁止孩子的叛逆顽劣;国家若没有刑罚,便无法禁止人民的相互冲突;天子若不行诛伐,便无法禁止诸侯之间的的暴力相向。所以一些必要的惩罚不应该废除,只是在运用时必须有技巧。在用兵方面也是同样的道理,圣明君王应拥有可除暴安良的军队,而非不需要军队。假使有人在吃饭时噎死,就禁止天下人饮食;有人在乘船时溺死,就禁止天下人乘船;都是很荒谬的事!那么,有人因为曾有君王用兵丧失国家,就想尽废天下的军队,同样是荒谬的事。那军队是不能废止的,它就像水火一般,用得适当便是福,用得不适当便是祸。后来“因噎废食”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比喻因曾经出过差错,唯恐再错而不去做该做的事。

以咽废飧书证

  • 01.《梁书・卷三八・贺琛列传》:“今不使外人呈事,于义可否?无人废职,职可废乎?职废则人乱,人乱则国安乎?以咽废飧,此之谓也。”

“以咽废飧”的单字解释

  • 】yǐ
    以yǐ用,拿,把,将:以一当十。以苦为乐。以身作则。以邻为壑。以讹传讹。以往鉴来。依然,顺,按照:以时启闭。物以类聚。因为:以人废言。勿以善小而不为。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。在,于(指…
  • 】yàn
    咽yān口腔后部由肌肉和黏膜构成的管子,分三部分,上段与鼻腔相对称“鼻咽”;中段与口腔相对称“口咽”;下段在喉的后部称“喉咽”。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通路(亦称“咽头”):咽喉。…
  • 】fèi
    废(廢)fèi停止,不再使用:废弛(应该施行而不施行)。废除。废黜(罢免,革除)。废帝(被废黜的皇帝)。废弃。废止。废置。因噎废食。没有用的,失去效用的:废话。废品。废墟(受到破坏…
  • 】sūn
    飧sūn晚饭,亦泛指熟食,饭食。笔画数:12;部首:飠;笔顺编号:35434451153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