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时制宜
- 拼音
- suí shí zhì yí
- 注音
- ㄙㄨㄟˊ ㄕˊ ㄓˋ ㄧˊ
- 情感
- 褒义成语
- 繁体
- 隨時制宜
- 近义词
- 因时制宜
更新:2025-10-31 04:18
《晋书・周崎传》:“州将使求援于外,本无定指,随时制宜耳。”
连动式;作谓语;含褒义。
犹“因时制宜”。见“因时制宜”条。
此处所列为“因时制宜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所谓“制宜”,义为采取适当措施,如“因时制宜”、“因地制宜”、“因事制宜”等词语,是说当时、地、事各种条件产生变化时,就要采取不同的措施来因应。其中“因时制宜”见于《淮南子・泛论》。作者以为,古时的法律制度不能适用于今日,古时的武器在今日也不合用,是以“法度者,所以论民俗而节缓急也;器械者,因时变而制宜适也”。也就是说:法律制度应顺应民俗而随时调整,武备、兵器应依据时局变迁而因应改良。后来“因时制宜”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指根据不同时期的情况,采取合宜的措施应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