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hai的成语(共98个)
- 恩不放债- 成语解释:对亲人不宜放债。意谓免因钱财交往而致发生怨怼。恩,指亲人。 - 成语出处:元・郑廷玉《忍字记》第二折:“他可是肯心肯意的还咱……正是恩不放债。” 
- 发隐摘伏- 成语解释:发:揭发。 
 揭发隐秘的坏人坏事。形容治理政事精明。- 成语出处:宋・秦观《越州请立程给事祠堂状》:“发隐摘伏,敏捷如神。” 
- 魂不守宅- 成语解释:见“魂不守舍”。 - 成语出处:三国・魏・管辰《管辂别传》:“何之视侯,则魂不守宅,血不华色,精爽烟浮,容若槁木,谓之鬼幽。” 
- 拈花摘叶- 成语解释:拈:用指取物;花:女子。 
 比喻男性玩弄女性,嫖妓等。- 成语出处:明・朱权《卓文君》第二折:“倚翠偎红,拈花摘叶。” 
- 拈花摘草- 成语解释:拈:用指取物;花、草:女子。 
 比喻男性玩弄女性,嫖妓等。- 成语出处:元・古杭才人《宦门子弟错立身》第二出:“拈花摘草,风流不让柳耆卿。” 
- 拈华摘艳- 成语解释:见“拈花摘艳”。 - 成语出处:明・宋濂《故天台朱府君霞屋阡表》:“若拈华摘艳,鉥心刿肾于辞章间,陋之陋者也。” 
- 摘句寻章- 成语解释:摘取、搜寻文章的片断词句。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。 - 成语出处:元・汤式《一枝花・赠人》套曲:“论文时芸窗下摘句寻章,论武时柳营内调丝弄竹。” 
- 摘瓜抱蔓- 成语解释:语本唐李贤《黄台瓜辞》:“种瓜黄台下,瓜熟子离离。 
 一摘使瓜好,再摘令瓜稀,三摘犹尚可,四摘抱蔓归。”后用以喻一扫而空。- 成语出处:语本唐・李贤《黄台瓜辞》:“种瓜黄台下,瓜熟子离离。一摘使瓜好,再摘令瓜稀,三摘犹尚可,四摘抱蔓归。” 
- 摘胆剜心- 成语解释:摘:取。 
 剜:用刀剜。
 用刀子将胆和心取出。形容非常痛苦。- 成语出处:元・无名氏《小孙屠》第三折:“再休放来生债,啼哭的摘胆剜心,伤情无奈。” 
- 摘埴索涂- 成语解释:盲人以杖点地,探索道路。喻盲目的行为。 - 成语出处:严复《救亡决论》:“凡舟车之运转流行,道里之险易涩滑,岩墙之必压,坎陷之至凶,摘埴索涂,都忘趋避。” 
- 宅心知训- 成语解释:宅心:居心;训:规范,准则。 
 心里知道规范、准则。- 成语出处:《尚书・康诰》:“汝丕远惟商者奇成人,宅心知训。” 
- 摘句搜章- 成语解释:摘:选取;搜:寻求。 
 指抄袭他人文章的词句。- 成语出处: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吴书・孙权传》:“遣都尉赵咨使魏。”裴松之注引《吴书》:虽有余闲,博览书传历史,藉采奇异,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。 
- 折券弃债- 成语解释:券:泛指票据、凭证。 
 指销毁债券,不再索偿。- 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高祖本纪》:“岁竟,比两家常折券弃债。” 
- 把素持斋- 成语解释:把:遵守。 
 斋:斋戒。
 指信佛者遵守吃素,坚持戒律。- 成语出处:元・无名氏《女姑姑》第三折:“念佛心把素持斋,不食荤餐松啖柏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