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拼音索引
  4. Z
  5. zeng

zeng的成语(共72个)

  • 言语无味,面目可憎

    yán yǔ wú wèi , miàn mù kě zēng

    成语解释:憎,厌恶。全句是说说话没有内容,面目也令人讨厌。又作“语言无味,面目可憎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黄庭坚文:“人不读书,则尘俗生其间;照镜则面目可憎,对人则语言无味。”韩愈送穷文:“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,言语无味者,皆子之志也。”

  • 鱼釜尘甑

    yú fǔ chén zèng

    成语解释:指贫穷的无粮可炊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后汉书・独行传・范冉》:“(范冉)遭党人禁锢,遂推鹿车,载妻子,捃拾自资,或寓息客庐,或依宿树廕。如此十馀年,乃结草室而居焉。所止单陋,有时粮粒尽,穷居自若,言貌无改,闾里歌之曰:‘甑中生尘范史云,釜中生鱼范莱芜。’”

  • 指囷相赠

    zhǐ què xiāng zèng

    成语解释:囷:圆形的谷仓。
    指着谷仓里的粮食,表示要捐赠给他人。形容慷慨资助朋友。亦作“指囷相助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五十四回:“瑜曰:‘子敬是我恩人,想昔日指囷相赠之情,如何不救你?你且宽心住数日,待江北探细的回,别有区处。’”

  • 价增一顾

    jià zēng yī gù

    成语解释:原意是卖不出去的好马,被伯乐看中了,就增加了十倍的价钱。比喻本来默默无闻,遇到赏识的人而抬高了身价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战国策・燕策二》:“伯乐乃还而视之,去而顾之,一旦马价十倍。”

  • 文章憎命

    wén zhāng zèng mìng

    成语解释:憎:厌恶。
    文章厌恶命运好的人。形容有才能的人遭遇不好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杜甫《天末怀李白》诗:“文章憎命达,魑魅喜人过。”

  • 增砖添瓦

    zēng zhuān tiān wǎ

    成语解释:犹添砖加瓦。比喻做一些工作,尽一点力量。

  • 憎爱分明

    zēng ài fēn míng

    成语解释:憎:恨。
    恨什么,爱什么,界限清楚,态度鲜明。

    成语出处:周恩来《向雷锋同志学习》题词:“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,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,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,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。”

  • 釜鱼甑尘

    fǔ yú zèng chén

    成语解释:釜中生鱼,甑中生尘,比喻生活清贫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黄宗羲《子刘子行状》:“一旦以辎重被讦于监司,夫以巡方而黩货,又何问下吏之操守,釜鱼甑尘之风,空谷于天下矣。”

  • 怀诈暴憎

    huái zhà bào zēng

    成语解释:暴:显露。
    心怀欺诈,外露憎恨。形容人阴险凶恶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柳宗元《送薛存义序》:讼者平,赋者均,老弱无怀诈暴憎。

  • 论一增十

    lùn yī zēng shí

    成语解释:指诽谤或赞美他人,要夸大其辞,使人信服。

    成语出处:汉・王充《论衡・艺增》:誉人不增其美,则闻者不快其意,毁人不益其恶,则听者不惬于心。闻一增以为十,见百益以为千。

  • 蓬户增光

    péng hù zēng guāng
  • 裒多增寡

    póu duō zēng guǎ

    成语解释:裒:减少;增:补充。
    削减有余以补不足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陈亮《赠楼应允序》:“裒多增寡,人道之所以成乎天也。”

  • 肃然增敬

    sù rán zēng jìng
  • 堂构增辉

    táng gòu zēng huī
  • 增收节支

    zēng shōu jié zhī

    成语解释:增加收入,节约开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