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拼音索引
  4. X
  5. xian

xian的成语(共1033个)

  • 弦无虚发

    xián wú xū fā

    成语解释:谓射箭百发百中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陈书・萧摩诃传》:“又有西域胡,妙于弓矢,弦无虚发,众军尤惮之。”

  • 连州比县

    lián zhōu bǐ xiàn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连州跨郡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陈书・高祖纪》:“自八纮九野,瓜剖豆分,窃帝偷王,连州比县。”

  • 求贤若渴

    qiú xián ruò kě

    成语解释:贤:有才能的人。
    形容寻求优秀人才心情十分迫切;就像口渴想喝水一样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魏征《隋书・韦世康传》:“朕夙夜庶几,求贤若渴,冀与公共治天下,以致太平。”

  • 改弦易调

    gǎi xián yì diào

    成语解释:犹改张易调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魏征《隋书・梁彥光传》:“请复为相州,改弦易调,庶有以变其风俗,上答隆恩。”

  • 弦外之意

    xián wài zhī yì

    成语解释:弦:乐器上发音的丝线。
    比喻言外之意;即在话里间接透露;而不是明说出来的意思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南史・范晔传》:“其中体趣,言之不可尽。弦外之意,虚响之音,不知所从而来。”

  • 选贤任能

    xuǎn xián rèn néng

    成语解释:选拔任用贤能的人。亦作“选贤与能”、“选贤举能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旧唐书・食货志上》:“设官分职,选贤任能,得其人则有益于国家,非其才则贻患于黎庶,此以不可不知也。”

  • 选贤举能

    xuǎn xián jǔ néng

    成语解释:选举贤人;荐举能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旧唐书・食货志上》:“设官分职,选贤任能,得其人则有益于国家,非其才则遗患于黎庶。此义不可不知也。”

  • 礼贤下士

    xián xià shì

    成语解释:礼:以礼相待;对待有礼貌;贤:指贤士;有美德、有才能的人;下:谦居于别人之下;以示对人尊敬;士:旧指有知识学问的人。
    对贤者以礼相待;对学者非常尊敬。旧时形容封建君主或官员尊敬和 重视人才。

    成语出处:北宋《新唐书・李勉传》:“其在朝廷,鲠亮谦介,为宗臣表,礼贤下士有终始,尝引李巡、张参在幕府。”

  • 先斩后奏

    xiān zhǎn hòu zòu

    成语解释:斩:杀头;奏:臣子向皇帝陈述或请示报告事情。
    原指臣子先把人处决了;然后再报告帝王。现比喻未经请示就先做了某事;造成既成事实;然后再向上级报告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新五代史・梁臣传・朱珍》:“珍偏将张仁遇白珍曰:‘军中有犯令者,请先斩而后白。’”

  • 恪守成宪

    kè shǒu chéng xiàn

    成语解释:谨守既定的法令,毫不通融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元史・完泽传》:“元贞以来,朝廷恪守成宪,诏书屡下,散财发粟,不惜巨万,以颁赐百姓,当时以贤相称之。”

  • 身先朝露

    shēn xiān zhāo lù

    成语解释:谓身体比早晨露水消失还快。比喻很快死亡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元史・齐履谦传》:“恐一旦身先朝露,必至累人,遂遣人于客城先人墓侧,修营一舍,傥病努不退,当居处其中以待尽。”

  • 染指垂涎

    rǎn zhǐ chuí xián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急欲攫取,十分贪馋。垂涎,流口水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元史・郝经传》:“病民诸奸各持两端,观望所立,莫不凯觎神器,染指垂涎。”

  • 更弦易辙

    gēng xián yì zhé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改变方法或态度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明史・潘埙传》:“今春秋已盛,更弦易辙,此其时也。”

  • 献替可否

    xiàn tì kě fǒu

    成语解释:同“献可替否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明史・职官志》:“掌献替可否,奉陈规诲。”

  • 逾闲荡检

    xián dàng jiǎn

    成语解释:逾、荡:超越;闲、检:指规矩、法度。
    指行为不规矩,不守礼法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明史・杨时乔传》:“逾闲荡检,反道乱德,莫此为甚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