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拼音索引
  4. X
  5. xi

xi的成语(共1572个)

  • 革面洗心

    gé miàn n

    成语解释:清除旧思想,改变旧面貌。比喻彻底改过,重新做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周易・革》:“君子豹变,小人革面。”

  • 地广人稀

    dì guǎng rén

    成语解释:地域广阔;人烟稀少。

    成语出处: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地理志下》:“习俗颇殊,地广民稀。”

  • 日薄西山

    rì bó shān

    成语解释:薄:迫近;西山:泛指西边的高山。
    太阳快落山了。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;临近死亡。

    成语出处: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扬雄传》:“临汨罗而自损兮,恐日薄于西山。”

  • 息事宁人

    shì níng rén

    成语解释:息:平息;宁:安定。
    指调解纠纷;使事情平息下来;使人们平安相处。

    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范晔《后汉书・章帝纪》:“其令有司,罪非殊死且勿案验,及吏人条书相告,不得听受,冀以息事宁人,敬奉天气。”

  • 危在旦夕

    wēi zài dàn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危险就在眼前。旦夕:早晨和晚上;指很短时间之内。

    成语出处: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吴志・太史慈传》:“今管亥暴乱,北海被围,孤穷无援,危在旦夕。”

  • 偃旗息鼓

    yǎn qí

    成语解释:偃:放倒;息:停止。
    原指秘密行军;不暴露目标。后用以指休战或不声不响停止行动。

    成语出处: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蜀志・赵云传》:“成都既定,以云为翊军将军。”裴松之注引《赵云别传》:“云入营,更大开门,偃旗息鼓,公军疑云有伏兵,引去。”

  • 座无虚席

    zuò wú xū

    成语解释:虚:空;席:座席;座位。
    座位没有空着的;形容出席的人很多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晋书・王浑传》:“时吴人新附,颇怀畏惧。浑抚循羁旅,虚怀绥纳,座无空席,门不停宾,于是江东之士莫不悦附。”

  • 无隙可乘

    kě chéng

    成语解释:隙:空子;乘:趁。
    利用机会。没有空子可钻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宋书・律历志下》:“臣其历七曜,咸始上元,无隙可乘。”

  • 溪壑无厌

    hè wú yàn

    成语解释:溪壑:山里的溪流和深谷;厌:满足。
    比喻人的贪欲太大,难以满足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南齐书・谢脁传》:“自尔升擢,超越伦伍,而溪壑无厌,著于触事。”

  • 西山饿夫

    shān è fū

    成语解释:指不食周粟的伯夷与叔齐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刘显传》:“之遴尝闻夷、叔、柳惠,不逢仲尼一言,则西山饿夫、东土黜士,名启施于后世。”

  • 温枕扇席

    wēn zhěn shān

    成语解释:谓侍奉父母无微不至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陈书・沈炯传》:“每跪读家书,前惧后喜,温枕扇席,无复成童。”

  • 析珪判野

    guī pàn yě

    成语解释:谓封爵分土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陈书・虞寄传》:“今将军以藩戚之重,东南之众,尽力奉上,戮力勤王,岂不勋高窦融,宠过吴芮,析珪判野,南面称孤?”

  • 习以成俗

    yǐ chéng sú

    成语解释:俗:习惯。
    长期以来就是这样做,成了习俗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魏书・高允传》:“虽条旨久颁,而俗不革变。将由居上者未能悛改,为下者习以成俗,教化陵迟,一至于斯。”

  • 吹毛洗垢

    chuī máo gòu

    成语解释:吹开皮上的毛而洗去所藏的污垢。比喻一意寻找他人的过失或缺点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北齐书・酷吏传・宋游道》:“游道禀性遒悍,是非肆口,吹毛洗垢,疮疵人物。”

  • 洗心革意

    n gé yì

    成语解释:革:改变。
    洗去邪恶的想法,改变旧有的心思和意向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周书・苏绰传》:“凡诸牧守令长,宜洗心革意,上承朝旨,下宣教化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