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拼音索引
  4. T
  5. ting

ting的成语(共309个)

  • 亭亭玉立

    tíngtíng yù lì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身材硕长秀美的女子或挺拔奇丽的花木。亭亭:高耸直立的样子;玉立:比喻身材高而美丽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北齐书・徐之才传》:“白云初见空中有五色物,稍近,变成一美妇人,去地数丈,亭亭而立。”

  • 娓娓动听

    wěi wěi dòng tīng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善于讲话;使人喜欢听。娓娓:说话连续不倦的样子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黄云鸿《福惠全书・刑名部》:“若言入耳,娓娓可听。”

  • 听之任之

    tīng zhī rèn zhī

    成语解释:任凭事物存在发展而不去过问。听:听凭;之:文言代词;代人或事物。

    成语出处:毛泽东《反对自由主义》:“见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不愤恨,不劝告,不制止,不解释,听之任之,这是第八种。”

  • 闭目塞听

    bì mù sè tīng

    成语解释:塞:堵塞。
    闭上眼睛不看;堵住耳朵不听。形容对外界事物全不了解。

    成语出处:东汉・王充《论衡・自纪》:“闭明塞聪,爱精自保。”

  • 兼听则明,偏信则暗

    jiān tīng zé míng , piān xìn zé àn

    成语解释:指要同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,才能正确认识事物;只相信单方面的话,必然会犯片面性的错误。

    成语出处:汉・王符《潜夫论・明暗》:“君之所以明者,兼听也;其所以暗者,偏信也。”

  • 俯首听命

    fǔ shǒu tīng mìng

    成语解释:俯:低下;首:头;脑袋。
    低着脑袋听从命令。形容驯服顺从的样子。

    成语出处:汉・焦赣《易林・兑之否》:“俯伏听命,不敢动摇。”

  • 骇人听闻

    hài rén tīng wén

    成语解释:骇:惊吓;震惊。
    指使人听了非常吃惊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朱熹《朱文公文集・答詹师书》:“浙中近年怪论百出,骇人听闻,坏人心术。”

  • 姑妄言之,姑妄听之

    gū wàng yán zhī , gū wàng tīng zhī
  • 只听楼梯响,不见人下来

    zhǐ tīng lóu tī xiǎng , bù jiàn rén xià lái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只是口头说说,没有实际行动。

    成语出处:司马文森《风雨桐江》第三章:“一去就是好些年,说要回来,总是‘只听楼梯响,不见人下来’。”

  • 天视自我民视,天听自我民听

    tiān shì zì wǒ mín shì , tiān tīng zì wǒ mín tīng

    成语解释:天视、天听:古人认为天有意志和知觉,可以视听。
    天的视听通过人民的视听来体现。指按人民的意愿和喜好办事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尚书・泰誓中》:天视自我民视,天听自我民听。

  • 改换门庭

    gǎi huàn mén tíng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改换门闾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老舍《四世同堂》九四:“如今长期失业在家,回英国府的希望越来越渺茫了,得早日改换门庭,另找洋主子才好。”

  • 大庭广众

    tíng guǎng zhòng

    成语解释:庭:旧时指官署的厅堂;后泛指大院子;大庭:宽大的场所;广:多;众:许多人。
    指聚集了很多人的公开场合。也作“广庭大众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汉・孔鲋《孔丛子・公孙龙》:“如此人于广庭大众之中,见悔而不敢斗争。”

  • 听而不闻

    tīng ér bú wén

    成语解释:闻:听。
    听了跟没听到一样。形容不关心,不在意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大学》:“心不在焉,视而不见,听而不闻,食而不知其味。”

  • 道听途说

    dào tīng tú shuō

    成语解释:道、途:路。
    路上听说来的;又在路上传播。指随便传说不可靠的消息;或指没有根据的消息。

    成语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阳货》:“道听而涂(途)说,德之弃也。”

  • 耸人听闻

    sǒng rén tīng wén

    成语解释:耸:引起注意;使人吃惊。
    指故意夸大事实或作过于激动的表情;使人听到或看了感到震惊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恽敬《杂记》:“豫章大镇,或书有不可达者,故托辞为此;抑为州将者,以此耸人听闻,豫绝系援,皆未可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