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拼音索引
  4. T
  5. tan

tan的成语(共526个)

  • 侃侃而谈

    kǎn kǎn ér tán

    成语解释:侃侃: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的样子。
    指理直气壮、不慌不忙地讲话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:“我既这等苦苦相问,你自然就该侃侃而谈。”

  • 贪得无厌

    tān dé wú yàn

    成语解释:贪:求多;得:获取;厌:满足。
    追求财物没有满足的时候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四游记・三至岳阳飞度》:“洞宾叹曰:‘人心贪得无厌,一至于此!’”

  • 不经之谈

    bù jīng zhī tán

    成语解释:经:通常的道理;法则等;谈:话。
    指荒唐的没有根据的言论。

    成语出处:晋・羊祜《诫子书》:“无传无经之谈,无听毁誉之语。”

  • 纸上谈兵

    zhǐ shàng tán bīng

    成语解释:在纸上谈论用兵(兵:打仗;用兵)。
    比喻不解决实际问题的空谈。

    成语出处:老舍《四世同堂》:“书生只喜欢纸上谈兵,只说而不去实行。”

  • 君子坦荡荡,小人长戚戚

    jūn zǐ tǎn dàng dàng , xiǎo rén cháng qī qī
  • 虎穴龙潭

    hǔ xué lóng tán

    成语解释:龙潜居的深水坑,老虎藏身的巢穴。比喻极险恶的地方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70回:“抵住孔宣的刀。二将又战在虎穴龙潭之中。”

  • 龙潭虎穴

    lóng tán hǔ xué

    成语解释:潭:深水坑;穴:动物的窝。
    龙潜居的深潭;虎藏身的穴窝。比喻极其凶险的地方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60回:“有分教,卢浚义撇却锦簇珠围,来试龙潭虎穴。”

  • 高谈阔论

    gāo tán kuò lùn

    成语解释:高:大声地;阔:广阔。
    指志趣高雅、范围广泛的谈论。多含褒义。也指大发议论或不着边际地谈论。多含贬义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吕岩《徽宗斋会》:“高谈阔论若无人,可惜明君不遇真。”

  • 促膝谈心

    cù xī tán xīn

    成语解释:促:挨近;促膝:膝盖挨近膝盖。
    形容面对面靠近坐着;亲密地交谈心里话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冯梦龙《古今小说・蒋兴哥重会珍珠衫》:“大郎置酒相待,促膝谈心,甚是款洽。”

  • 对牛弹琴

    duì niú tán qín

    成语解释:①比喻对蠢人谈论高深的道理;白费口舌(主要讥笑听话的人听不出所以)。②比喻说话时不看对象(主要讥讽说话的人);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;对外行人说内行话。常含有徒劳无功或讽刺对方愚蠢之意。

    成语出处:汉・牟融《理惑论》:“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,伏食如故,非牛不闻,不合其耳矣。”

  • 贪天之功

    tān tiān zhī gōng

    成语解释:贪:贪图。
    把天所成就的功绩说成是自己的力量。现指抹杀群众或领导的力量,把功劳归于自己。

    成语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僖公二十四年》:“窃人之财,犹谓之盗,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。”

  • 老生常谈

    lǎo shēng cháng tán

    成语解释:老生:老书生。
    原指老书生经常谈论的事物或观点。后泛指毫无新意的理论或老话。

    成语出处: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管辂传》:“此老生之常谭。”

  • 谈笑自若

    tán xiào zì ruò

    成语解释:指在不平常的情况下;有说有笑;同平常一样。自若:跟平常一样。

    成语出处: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吴志・甘宁传》:“宁受攻累日,敌设高楼。雨射城中,士众皆惧,惟宁谈笑自若。”

  • 生灵涂炭

    shēng líng tú tàn

    成语解释:生灵:生民;百姓;涂炭:烂泥和炭火。
    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晋书・苻丕载记》:“先帝晏驾贼庭,京师鞠为戎穴,神州萧条,生灵涂炭。”

  • 激贪厉俗

    tān lì sú

    成语解释:谓抑制贪婪之风,劝勉良好的世俗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萧颖达传》:“在于布衣,穷居介然之行,尚可以激贪厉俗,惇此薄夫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