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拼音索引
  4. T
  5. ta

ta的成语(共156个)

  • 去而之他

    qù ér zhī

    成语解释:去:离开;之:往。
    离开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去。

    成语出处: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离娄》:“卒之东郭墦间,之祭者,乞其余,不足,又去而之他。”

  • 狧糠及米

    kāng jí mǐ

    成语解释:狧:通“舐”,用嘴舔。
    比喻贪婪蚕食或由表及里,逐步进逼。

    成语出处: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吴王濞列传》:“语有云之,‘狧糠及米。’”

  • 踏床啮鼻

    chuáng niè bí

    成语解释:啮:咬。
    踏上床去咬自己的鼻子。形容强词夺理,力图狡辩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笑林》:“甲曰:‘他踏床子就啮之。’”

  • 之死靡他

    zhī sǐ mí

    成语解释:同“之死靡它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王谠《唐语林・补遗一》:“一言革面,愿比家奴,之死靡他。”明・李贽《昆仑奴》:“忠臣侠忠,则扶颠持危,九死不悔,志士侠义,则临危自奋,之死靡他。”

  • 客死他乡

    kè sǐ xiāng

    成语解释:客死:死在异乡或国外。
    死在离家乡很遥远的地方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・无名氏《合同文字》第一折:“不争我病势正昏沉,更那堪苦事难支遣,忙赶上头里的丧车不远,眼见客死他乡有谁祭奠。”

  • 开疆拓土

    kāi jiāng tuò tǔ

    成语解释:开拓疆域,扩展领土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102回:“卿等屡立战功,开疆拓土,今日之败,乃是众寡不敌,非卿等之罪也。”

  • 步斗踏罡

    bù dǒu gāng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步罡踏斗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无名氏《李云卿》第四折:“书符咒水,全无作用,步斗踏罡,专一胡躧。”

  • 步罡踏斗

    bù gāng dǒu

    成语解释:道士礼拜星宿、召遣神灵的一种动作。其步行转折,宛如踏在罡星斗宿之上,故称。罡,北斗七星之柄。斗,北斗星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三国演义》第一○三回:“[孔明]日则计议军机,夜则步罡踏斗。”

  • 纷纭杂沓

    fēn yún zá

    成语解释:纷纭:交错;沓:重复。
    多而且杂乱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三十七:“虽然纷纭杂沓,仍自严肃整齐,只此一室之中,随从何止百数。”

  • 垂头塌翅

    chuí tóu chì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垂头搨翼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北宋《新唐书・萧遘传》:“君臣报国极矣,战力殚矣,尚能垂头塌翅求生于黄门哉!”

  • 垂头搨翼

    chuí tóu dá yì

    成语解释:亦作“垂头塌翅”。形容受挫后萎靡不振的样子。

    成语出处:汉・陈琳《为袁绍檄豫州文》:“方畿之内,简练之臣,皆垂头搨翼,莫所凭持。”

  • 改口沓舌

    gǎi kǒu shé

    成语解释:重新转动舌头,改变原来的说法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周亮工《书影》卷三:“尉数之曰:‘若复敢姗笑刘侍御文章耶?’景休仰而对曰:‘民宁再受笞数十,终不能改口沓舌,妄谀刘侍御也!’”

  • 践规踏矩

    jiàn gūi

    成语解释:指循规蹈矩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曾国藩《送唐先生南归序》:“考乎其从游之徒,则践规踏矩,仪型乡国。”

  • 沓来踵至

    lái zhǒng zhì

    成语解释:指纷纷到来。亦作“踏来麕至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林则徐《札南澳镇饬严办东路贩烟外国船只》:“倘敢抗违不遵,即照前札或用炮轰击,或用火烧,务使创巨痛深,始免沓来踵至。”

  • 踏故习常

    gù xí cháng

    成语解释:谓因袭守旧,安于现状。

    成语出处:李大钊《民彝与政治》:“而吾民族思想之固执,终以沿承因袭,踏故习常,不识不知,安之若命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