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拼音索引
  4. Q
  5. qu

qu的成语(共897个)

  • 区宇一清

    yǔ yī qīng

    成语解释:区宇:天下。
    国家统一,天下太平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元史・伯颜传》:“始干戈之爰及,迄文轨之会同,区宇一清,普天均庆。”

  • 去泰去甚

    tài shèn

    成语解释:泰、甚:过分。
    适可而止,不可过分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老子》第二十九章:“是以圣人去甚、去奢、去泰。”《韩非子・扬权》:“故去甚去泰,身乃无害。”

  • 亦步亦趋

    yì bù yì

    成语解释:亦:也;步:行走;趋:快走。
    原指学生紧紧追随老师;后来形容处处模仿或一味地追随他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战国・庄子《庄子・田子方》:“夫子步亦步,夫子趋亦趋,夫子驰亦驰,夫子奔逸绝尘,而回瞠若乎后矣。”

  • 禹行舜趋

    yǔ xíng shùn

    成语解释:《荀子·非十二子》:“禹行而舜趋,是子张氏之贱儒也。
    ”杨倞注:“但宗圣人之威仪而已矣。
    ”原谓仅模仿圣贤之外表而不注意内在的品德修养。后亦用以形容举止循规蹈距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荀子・非十二子》:“禹行而舜趋,是子张氏之贱儒也。”杨倞注:“但宗圣人之威仪而已矣。”

  • 能伸能屈

    néng shēn néng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能屈能伸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荀子・不苟》:“与时屈伸,柔从若蒲苇,非慑怯也;刚强猛毅,靡所不信,非骄暴也。以义变应,知当曲直故也。”

  • 七尺之躯

    qī chǐ zhī

    成语解释:躯:身体。
    成年男子的身躯。

    成语出处:战国・赵・荀况《荀子・劝学》:“口耳之间,则四寸耳,偈足以美七尺之躯哉?”

  • 形枉影曲

    xíng wǎng yǐng

    成语解释:东西的形状歪斜了,它的影子也就弯曲了。比喻有什么原因就会有什么结果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列子・说符》:“形枉则影曲,形直则影正。”

  • 登高去梯

    dēng gāo

    成语解释:攀登到高处后把梯子拿掉。表示已无退路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孙子・九地》:“帅与之期,如登高而去其梯。”

  • 千里一曲

    qiān lǐ yī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举止随便,不拘小节。

    成语出处:战国・公羊高《公羊传・文公十二年》:“曷为以水地?河曲疏矣,河千里而一曲也。”

  • 以名取士

    yǐ míng shì

    成语解释:名:名声;取:取用。
    依据名望的高低作为选用人才的标准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邓析子・无厚篇》:何谓三累:惟亲所信,一累。以名取士,二累。近故亲疏,三累。

  • 长驱直入

    cháng zhí rù

    成语解释:驱:快跑;长驱:策马向很远的目的地前进;直入:不停顿地一直向前。
    军队以不可阻挡的威势快速地进军。形容进军迅速而顺利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07回:“自此,卢俊义等无后顾之忧,兵马长驱直入。”

  • 喊冤叫屈

    hǎn yuān jiào

    成语解释:为遭到的冤屈而喊叫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曹雪芹《红楼梦》:“金桂将桌椅杯盏尽行打翻,那宝蟾只管喊冤叫屈,哪里理会他?”

  • 出奇取胜

    chū qí shèng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出奇制胜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资治通鉴・后唐庄宗同光元年》:“今用兵岁久,生民疲弊,苟非出奇取胜,大功何由可成!”

  • 齐趋并驾

    bìng jià

    成语解释:犹言并驾齐驱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刘鹗《老残游记》第11回:“甲寅以后为文明华敷之世,虽灿烂可观,尚不足与他国齐趋并驾。”

  • 逐新趋异

    zhú xīn

    成语解释:逐:追逐。
    指追求新奇。

    成语出处:南朝・梁・刘勰《文心雕龙・声律》:“夫吃文为患,生于好诡,逐新趋异,故喉唇纠纷;将欲解结,务在刚断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