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u的成语(共84个)
- 藕断丝联- 成语解释:藕已断开,但丝还长长地联系。比喻表面上断了关系,实际上仍有联系。 - 成语出处:宋・黄机《满庭芳・时欲之宫永兴》词:“人道郴阳无雁,奈情钟,藕断丝联。” 
- 沤珠槿艳- 成语解释:沤:水泡;槿:木槿。 
 晶莹的水泡,艳丽的槿花。比喻短暂的幻象或易消失的事物。- 成语出处:唐・高彦休《唐阙史・韦进士见亡妓》:“某非猎食者,哀君情切,因来奉救。沤珠槿艳,不必多怀。” 
- 藕断丝长- 成语解释:藕已断开,但丝还长长地连接着。比喻表面上断了关系,实际上仍有牵连。 - 成语出处:清・魏秀仁《花月痕》第五回:“拭泪珠而洗面,藕断丝长。” 
- 呕心镂骨- 成语解释:呕:吐。 
 形容费尽心血,历尽艰辛。- 成语出处:清・袁枚《随园诗话》第一卷:“李义山《咏柳》云‘堤远意相随’之句,皆是呕心镂骨而成。” 
- 呕心抽肠- 成语解释:呕:吐。 
 形容十分悲伤。- 成语出处:明・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一卷:“那些呕心抽肠的鬼,更不知哭到几时,才是住手!” 
- 呕心滴血- 成语解释:呕:吐。 
 比喻费尽心思和精力。- 成语出处:清・秋瑾《精卫石・序》:“余愿呕心滴血以拜求之,祈余二万万女同胞无负此国民责任也。” 
- 讴功颂德- 成语解释:讴:歌颂,赞美。 
 指赞美功绩,歌颂恩德。- 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周本纪》:“民皆歌乐之,颂其德。” 
- 偶影独游- 成语解释:偶:配偶,伴侣。 
 以影为伴,独自游览。比喻孤单。- 成语出处:晋・陶潜《时运・序》:“春服既成,景物斯和,偶影独游,欣慨交心。” 
- 偶烛施明- 成语解释:偶:双;施:施行。 
 两支蜡烛大放光明。比喻两种事物相得益彰。- 成语出处:汉・王符《潜夫论》:“尧舜之德,譬犹偶烛施明于幽室也,前烛照之,后烛益明,非前烛昧,后烛彰也,乃二烛相因而成大光。” 
- 殴公骂婆- 成语解释:殴:殴打。 
 指泼妇殴打辱骂公婆。- 成语出处:清・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89回:“偏他至不贤惠,殴公骂婆,打邻毁舍,降汉子,比凡人不同。” 
- 呕出心肝- 成语解释:南朝梁.刘勰《文心雕龙.隐秀》附录:“呕心吐胆,不足语穷。 
 煅岁练年,奚能谕苦。” 唐.李商隐《李长吉小传》:“(贺)恒从小奚奴,骑距驴(或作距驉,即俗所谓驴生的像骡的家兽),背一古破锦囊,遇有所得,即书投囊中。
 及暮归,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,见所书多,辄曰:‘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。
 ’”此事又见《新唐书.李贺传》。 后因以“呕出心肝”,“呕尽心血”形容从事脑力劳动,劳神苦思冥索。 宋.罗大经《鹤林玉露》卷九:“夫以诗为学,自唐以来则然,如呕出心肝,掏擢胃肾,此生精力尽于诗者,是诚弊精神于无用矣。
 ” 清.蒲松龄《聊斋志异.叶生》:“茧丝蝇迹,呕学士之心肝;流水高山,通我曹之性命者哉!”。
- 藕丝难杀- 成语解释:比喻感情缠绵,难以割断。 - 成语出处:清・张潮《虞初新志・小青传》:而艳思绮语,触者纷来,正恐莲性虽胎,藕丝难杀。 
- 瓯窭满篝- 成语解释:瓯窭,高狭的地区。篝,竹笼。全句是说希望在狭地上能有丰收。比喻拥有的少而有限,所要求的却多又奢侈。 - 成语出处:史记滑稽列传淳于髡:“见道旁有穰田者,操一豚蹄,酒一盂,而祝曰:『瓯窭满篝,污邪满车,五谷蕃熟,穰穰满家。』”穰田,祈求丰年。污邪,指地势低下的劣田。 
- 邂逅不偶- 成语解释:碰巧不遇合;意外不成功。 - 成语出处:汉・王充《论衡・定贤》:“荆柯入秦之计,本欲劫秦王生致于燕,邂逅不偶,为秦所擒。” 
- 杖头木偶- 成语解释:以木棍举托操纵木偶、做出各种造型动作的一种木偶戏。比喻受人操纵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