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ei的成语(共109个)
黄中内润
成语解释:黄:美。
指德才深藏不外露。成语出处:《魏书・高允传》:清河崔玄伯见而异之,叹曰:‘高子黄中内润,文明外照,必为一代伟器,但恐吾不见耳。’
铭诸五内
成语解释:五内:五脏,指内心。
深深刻在内心深处,永远不会忘记。成语出处:《旧唐书・李德裕传》:置之座隅,用比韦弦之益;铭诸心腑,何啻药石之功。
顾内之忧
成语解释:顾:照管,照顾。
指对后方的忧虑、担心。成语出处:元《宋史・李处耘传》:“赏厚则人无顾内之忧,恩深则士有效死之志。”
内重外轻
成语解释:内:京都;外;外省。
形容京官权大,外官权小。成语出处:元《宋史・高宗纪》:“以内重外轻,命省台、寺监及监司、守令居职及二年者,许更迭出入除擢。”
内圣外王
成语解释:指一方面具有圣人的才德,一方面又能施行王道。这是道家的政治思想。
成语出处:战国・庄子《庄子・天下》:“是故内圣外王之道,暗而不明,郁而不发,天下之人,各为其所欲焉,以自为方。”
六合之内
成语解释:六合:天地及东南西北。
指天下。成语出处:战国・庄子《庄子・齐物论》:“六合之外,圣人存而不论;六合之内,圣人论而不存。”
威动海内
成语解释:威:威力;动:震动;海内:四海之内,指天下。
威力震动天下。形容威力很大。成语出处:《荀子・强国》:威动海内,强殆中国。
眉睫之内
成语解释:形容近在眼前。
成语出处:战国・郑 列御寇《列子・仲尼》:“虽远在八荒之外,近在眉睫之内,来干我者,我必知之。”
外简内明
成语解释:谓对人表面上简易,而内心明察。
成语出处: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18回:“公外简内明,用人惟才。”
门内之口
成语解释:门内:家里。
家中的人口。成语出处:唐・白居易《与元微之书》:仆门内之口虽不少,司马之俸虽不多,量入俭用,亦可自给。
内仁外义
成语解释:内心很仁慈,待人重情义。
成语出处:唐・韩愈《上兵部李侍郎书》:“伏以阁下内仁而外义,行高而德巨,尚贤而兴能,哀穷而悼屈。”
海内鼎沸
成语解释:鼎沸:比喻局势不安定,如同鼎水沸腾。
形容天下大乱。成语出处:《后汉书・袁术传》:“今海内鼎沸,刘氏微弱,吾家四世公辅,百姓所归,欲应天顺民,于诸何如?”
内修外攘
成语解释:对内整治国政,对外抵御敌人。修亦作“修”。
成语出处:宋・胡锜《拟力田诒》:“顾惟礼耕义种之贤,足副内修外攘之志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