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拼音索引
  4. M
  5. mo

mo的成语(共884个)

  • 大模大样

    dà mú dà yàng

    成语解释:①形容架子很大;旁若无人的样子。②形容装模作样。摆出毫无拘束的样子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徐霖《绣襦记》:“这厮大模大样,公然慢我的。”

  • 含情脉脉

    hán qíng

    成语解释:脉脉:互相对视。
    带有情感而互相凝视。常用以形容少女面对意中人稍带娇羞但又无限关切的表情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李德裕《二芳丛赋》:“一则含情脉脉,如有思而不得,类西施之容冶。”

  • 磨刀霍霍

    dāo huò huò

    成语解释:霍霍:摹拟磨刀的东西。
    霍霍地磨刀。原指响亮的磨刀;准备宰杀。现多指准备杀人或发动战争。

    成语出处:南宋・郭茂倩《乐府诗集・木兰诗》:“小弟闻姊来,磨刀霍霍向猪羊。”

  • 温情脉脉

    wēn qíng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感情默默流露的样子。温情:温柔的感情;脉脉: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表达用意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・关汉卿《拜月亭》:“枉了我情脉脉,恨绵绵,我昼忘饮馔夜无眠。”

  • 百口莫辩

    bǎi kǒu biàn

    成语解释:莫:不能;辩:辩白。
    即使有一百张嘴也辩白不清。形容不管怎样辩白也说不清楚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俞樾《右台仙馆笔记・大虹村》:“细细幻形以挫辱之耳,然自此百口莫辩矣。”

  • 本末倒置

    běn dào zhì

    成语解释:本:树根;比喻事物的根本;末:树梢;比喻事物的枝节;置:放置。
    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;重要的和不重要的;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弄颠倒了。

    成语出处:金 无名氏《绥德州新学记》:“而牧之者当奉教化宣之于民……然非知治之番,则亦未尝不本末倒置。”

  • 百身莫赎

    bǎi shēn shú

    成语解释:百身:自身死一百次;赎:抵。
    拿一百个我,也无法把你换回来了。表示极沉痛地悼念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白居易《祭崔相公文》:“丘园未归,馆舍先捐。百身莫赎,一梦不还。”

  • 道高一尺,魔高一丈

    dào gāo yī chǐ , gāo yī zhàng

    成语解释:原意是宗教家告诫修行的人要警惕外界的诱惑。后比喻取得一定成就以后往往面临新的更大的困难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36卷:“道高一尺,魔高一丈。冤业随身,终须还账。”

  • 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

    jìn zhū zhě chì , jìn zhě hēi

    成语解释:靠着朱砂的变红,靠着墨的变黑。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,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。指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。

    成语出处:晋・傅玄《傅鹑觚集・太子少傅箴》:“故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;声和则响清,身正则影直。”

  • 爱莫能助

    ài néng zhù

    成语解释:爱:一说通“爰”;隐蔽貌;指隐而不见;另说解为同情怜惜。
    ①原意指德之举无形;隐而不见;所以没有人能帮助他。②虽很同情;愿意帮助;但限于力量或条件而无法办到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・王安石三难苏学士》:“荆公开言道:‘子瞻左迁黄州,乃圣上主意,老夫爱莫能助。’”

  • 鞭长莫及

    biān cháng

    成语解释:鞭:马鞭子;莫:不;及:够得上。
    马鞭虽长;但打不到马肚子上。原意是说即使有力量;也使不得;因为马肚子不是鞭打的地方。后比喻力量达不到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昭槤《啸亭续录・魏柏乡相公》:“滇、黔、蜀、粤地方边远,今将满兵遽撤,恐一旦有变,有鞭长莫及之虞。”

  • 暗中摸索

    àn zhōng suǒ

    成语解释:摸索:探索、寻求。
    ①本指在黑暗中寻求。②指写作时只是凭空虚构。③比喻无人指教;完全靠自己探求门径、钻研事理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刘餗《隋唐嘉话》中卷:“许敬宗性轻傲,见人多忘之。或谓其不聪。曰:‘卿自难记,若遇何(何逊)、刘(刘孝绰)、沈(沈约)、谢(谢眺),暗中摸索着,亦可识之。’”

  • 不可磨灭

    bù kě miè

    成语解释:磨灭:指痕迹、印象、功绩、事实、道理等;经过相当长的时间逐渐消失。
    形容永远不会消失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胡应麟《诗薮・近体下》:“彼自有不可磨灭者,毋事更屑屑也。”

  • 粉墨登场

    fěn dēng chǎng

    成语解释:粉墨:搽脸和画眉的化妆品。
    指化装后登台演戏。比喻乔装打扮一番;登上政治舞台。也比喻在社会生活中扮演角色;像演戏一样活动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梁绍壬《两般秋雨庵随笔・清勤堂随笔》:“粉墨登场,所费不赀。致滋喧杂之烦,殊乏恬适之趣。”

  • 磨杵成针

    chǔ chéng zhēn

    成语解释:把铁棒磨成了针。比喻做任何艰难的工作,只要有毅力,下苦功,就能够克服困难,做出成绩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杨慎《七星桥记》:“矢磨杵成针之志,徼折梅寄慲之灵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