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i的成语(共428个)
- 靡靡之音- 成语解释:靡靡:颓废萎靡。 
 使人萎靡、颓唐的声音。形容颓废、萎靡或淫荡的音乐。- 成语出处:先秦・韩非《韩非子・十过》:“师旷曰:‘此师延之所作,与纣为靡靡之乐也。’” 
- 骑驴觅驴- 成语解释:骑着驴去找别的驴。原比喻一面占着一个位置,一面去另找更称心的工作。现多比喻东西就在自己这里,还到处去找。 - 成语出处: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・志公和尚大乘赞》:“不解即心即佛,真似骑驴觅驴。” 
- 不为五斗米折腰- 成语解释:五斗米:指微薄的俸禄;折腰:下拜,弯腰行礼。 
 比喻为人清高,有骨气。- 成语出处:《晋书・陶潜传》:“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,拳拳事乡里小人邪!” 
- 亲密无间- 成语解释:间:缝隙。 
 关系非常融洽、密切、没有一点间隔。- 成语出处: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萧望之传赞》:“萧望之历位将相,藉师傅之恩,可谓亲昵亡间。及至谋泄隙开,谗邪构之,卒为便嬖宦竖所图,哀哉!” 
- 迷魂汤- 成语解释:比喻迷惑人的语言或行为。 - 成语出处:《全元散曲・点绛唇・赠妓》:“使了些巧心机,那里有真情实意。迷魂汤滋味美,纸汤瓶热火猥。” 
- 灌米汤- 成语解释:比喻用好话恭维与迷惑人。 - 成语出处:清・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13回:“连日统领见了他,着实灌米汤;他亦顺水推船,一天到晚,制造了无数的高帽子给统领戴。” 
- 生米做成熟饭- 成语解释:比喻事情已经做成了,不能再改变。 - 成语出处:明・沈受先《三元记・遣妾》:“小姐,如今生米做成熟饭了,又何必如此推阻。” 
- 踏破铁鞋无觅处- 成语解释:觅:寻找。 
 比喻急需的东西费了很大的力气找不到,却在无意中得到了。- 成语出处:明・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15卷:“金满将大门闭了,两个促膝细谈。正是:踏破铁鞋无觅处,得来全不费工夫!” 
-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- 成语解释:巧媳妇没有米也做不出饭来。比喻没有必要的条件;什么也干不出来。 - 成语出处:宋・陆游《老学庵笔记》第三卷:“僧曰:‘巧妇安能作无面汤饼乎?’” 
- 当局者迷,旁观者清- 成语解释:当局者:下棋的人;旁观者:看棋的人。 
 当事人被碰到的事情搞糊涂了,旁观的人却看得很清楚。- 成语出处:北宋《新唐书・元澹传》:“当局称迷,傍观必审,何所谓疑而不申列?” 
- 踏破铁鞋无觅处,得来全不费工夫- 成语解释:比喻急需的东西费了很大的力气找不到,却在无意中得到了。 - 成语出处:明・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・金令史美婢酬秀童》:“金满将大门闭了,两个促膝细谈。正是:踏破铁鞋无觅处,得来全不费工夫!” 
- 踏破铁鞋无觅处,得来全不费功夫- 成语解释:比喻急需的东西费了很大的力气找不到,却在无意中得到了。 - 成语出处:明・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・金令史美婢酬秀童》:“金满将大门闭了,两个促膝细谈。正是:踏破铁鞋无觅处,得来全不费工夫!” 
- 一斗米养个恩人,一石米养个仇人- 成语解释:送一斗米救人,人会怀感恩。送一石米给人会使人贪得无厌而反目成仇。指对人帮助要看时机与对象。 - 成语出处:清・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22回:“郭先生,自古‘一斗米养个恩人,一石米养个仇人’,这是我们养他的不是了!” 
- 踏破芒鞋没觅处,得来全不费工夫- 成语解释:到处寻找都没找到,却由偶然的机会轻易得到了。 - 成语出处:清・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18回:“往上一瞧,正是那日晚上地藏庵遇着的一群俊俏后生,心中欢喜不尽,暗说道:‘踏破芒鞋没觅处,得来全不费工夫。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