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a的成语(共724个)
汗马功劳
成语解释:汗马:战马奔驰出汗。
指将士立下战功。后指对事业的辛勤贡献。成语出处:韩非《韩非子・五蠹》:“弃私家之事,而必汗马之劳,家困而上弗论,则穷矣。”
老马识途
成语解释:识:认得;途:路。
老马能认识走过的道路。比喻年纪大的人;富有经验。成语出处:先秦・韩非《韩非子・说林上》:“管仲、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,春往冬返,迷惑失道。管仲曰:‘老马之智可用也。’乃放老马而随之。遂得道。”
识途老马
成语解释:认识路的老马。比喻熟悉情况、富有经验的人。
成语出处:先秦・韩非《韩非子・说林上》:“管仲、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,春往冬反,迷惑失道。管仲曰:'老马之智可用也。'乃放老马而随之,遂得道。”
匹马只轮
成语解释:一匹战马,一只车轮。微不足道的一点兵马装备。
成语出处:战国・公羊高《公羊传・僖公三十三年》:“然而晋人与姜戎要之殽而击之,匹马只轮无反者。”
马齿徒增
成语解释:马的牙齿有多少,就可以知道它的年龄有多大。比喻自己年岁白白地增加了,学业或事业却没有什么成就。
成语出处:春秋・穀梁子《穀梁传・僖公二年》:“璧则犹是也,而马齿加长矣。”
马齿徒长
成语解释:见“马齿徒增”。
成语出处:春秋・穀梁子《穀梁传・僖公二年》:“荀息牵马操璧而前曰:‘璧则犹是也,而马齿加长矣。’”
塞翁失马
成语解释:边塞一老人丢失一匹马;后此马归来;并带回一匹骏马。比喻虽然暂时受到损失;但从长远看;也许会得到好处。
成语出处:西汉・刘安《淮南子・人间训》:“近塞上之人,有善术者,马无故亡而入胡,人皆吊之。”
束马悬车
成语解释:束马:把马蹄包起,防止马滑倒;悬车:把车子钩牢,以防脱落。
把马脚裹起来,把车吊上山去。形容走山路的艰险情况。成语出处:先秦・管仲《管子・封禅》:“束马悬车,上卑耳之山。”
素车白马
成语解释:旧时办丧事用的车马,后用作送葬的语词。
成语出处:《尸子》上卷:“汤之救旱,乘素车白马,著布衣,婴白茅。”
土牛木马
成语解释:泥塑的牛,木做的马。比喻没有实用的东西。
成语出处:《关尹子・八筹》:“知物之伪者,不必去物,譬如见土牛木马,虽情存牛马之名,而心忘牛马之实。”
驷马不追
成语解释:见“驷马难追”。
成语出处:《邓析子・转辞》:“一言而非,驷马不能追;一言而急,驷马不能及。”《魏书・刑罚志》:“何得非正刑书,施行四海。刑名一失,驷马不追。”
一马当先
成语解释:策马走在最前头。比喻走在领先位置;起带头作用。
成语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96回:“即便勒兵列阵,一马当先,雷震等将簇拥左右。”
高头大马
成语解释:指体形高大的马。也比喻人的体形高大。
成语出处:清・禇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十一回:“这个人浑身都是新衣服,铺盖齐整,随身有兵器,骑的是高头大马。”
盲人瞎马
成语解释:失明的人骑着瞎了眼的马。比喻处于极端危险的境况中。也比喻乱闯瞎撞;非常危险。
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刘义庆《世说新语・排调》:“盲人骑瞎马,夜半临深池。”
披麻带孝
成语解释:麻:粗麻布衣。
指为亲人服丧。成语出处:明・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63回:“到三日,和尚打起磬子,道场诵经,挑出纸钱去。合家大小都披麻带孝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