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拼音索引
  4. G
  5. geng

geng的成语(共234个)

  • 心长绠短

    xīn cháng gěng duǎn

    成语解释:喻力不从心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何景明《古井篇》:“百丈寒泉尚堪饮,心长绠短空愁立。”

  • 绠短绝泉

    gěng duǎn jué quán

    成语解释:犹绠短汲深。比喻能力薄弱,难以担任艰巨的任务。

    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谢灵运《陇西行》:“柱小倾大,绠短绝泉。”

  • 食古如鲠

    shí gǔ rú gěng

    成语解释:犹言食古不化。

    成语出处:卷盫《序》:“又或食古如鲠,刻鹄成鹜,崎锜训诂,恒迟回于‘秃伏禾’之文。”

  • 耕当问奴

    gēng dāng wèn nú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办事应该向内行请教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宋书・沈庆之传》:“治国如治家。耕当问奴,织当访婢。”

  • 直言骨鲠

    zhí yán gǔ gěng

    成语解释:直言:正直的言论;骨鲠:鱼骨卡在喉咙里。
    直话如不说出来,就像鱼骨卡在喉咙里般难受。比喻为人耿直,敢于直言,气节刚正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韩愈《争臣论》:“知朝廷有直言骨鲠之臣,天子有不谮赏从谏如流之美。”

  • 与民更始

    yǔ rén gēng shǐ

    成语解释:跟人民一起又有新的开端。指除旧布新。

    成语出处: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武帝纪》:“朕嘉唐虞而乐殷周,据旧以鉴新。其赦天下,与民更始。”

  • 骨鲠之臣

    gěng zhī chén

    成语解释:骨鲠:比喻刚直。
    刚正忠直的官员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刺客列传》:“方今吴外困于楚,而内无骨鲠之臣,是无如我何!”

  • 暗中作梗

    àn zhōng zuò gěng

    成语解释:暗自从中阻挠、破坏。

    成语出处:丁寅生《孔子演义》第四回:“殊不知地主是贤大夫,早知成邑本届田赋收不到,必然是公克在暗中作梗争权,便令他的庶兄敬叔密往调查。”

  • 更待何时

    gèng dà hé shí

    成语解释:更:再,复。
    指不必再等待,已到了该说该做的时候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・临济玄禅师法嗣》:“我将手向伊面前横两横,到这里却去不得,似这般瞎汉不打更待何时?”

  • 分一杯羹

    fēn yī bēi gēng

    成语解释:羹:肉汁。
    分给我一杯肉汁。指分享利益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项羽本纪》:“吾翁即若翁,必欲烹而翁,则幸分我一杯羹。”

  • 吃闭门羹

    chī bì mén gēng

    成语解释:羹:流汁食品。
    比喻串门时,主人不在家,被拒绝进门或受其他冷遇。

    成语出处:刘斯奋《白门柳・夕阳芳草》第11章:“哈哈,学生还愁着吃闭门羹哩!”

  • 更无长物

    gèng wú cháng wù

    成语解释:更:再;长物:多余的东西。
    没有多余的东西。形容除此之外空无所有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七回:“字画不过三五张,俱是法书名绘,几上一块黝黑的大英石,东墙上一张大瑶琴,此外更无长物。”

  • 粗具梗概

    cū jù gēng gài

    成语解释:粗:粗略;梗概:大概,大略。
    粗略地具有一个大概。

    成语出处:鲁迅《中国小说史略》第14篇:“惟文笔则远不逮,词不达意,粗具梗概而已。”

  • 厉精更始

    lì jīng gēng shǐ

    成语解释:厉:振作,奋勉;更始:除旧布新。
    振奋精神,进行革新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汉书・宣帝纪》:“其赦天下,与士大夫厉精更始。”

  • 更难仆数

    gēng nán pú shù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更仆难数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礼记・儒行》:“遽数之不能终其物,悉数之乃留,更仆未可终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