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an的成语(共583个)
遇文王施礼乐,遇桀纣动干戈
成语解释:文王:周文王;桀:夏桀;纣:商纣。
指碰到好人以礼相待,遇到坏人以武相待。成语出处:宋・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第48卷:“遇文王兴礼乐,遇桀纣呈干戈。”
横眉冷对千夫指,俯首甘为孺子牛
成语解释:横眉:怒目而视;千夫指:众人都指责;孺子牛:甘为为人服务的人。
指对待敌人决不屈服,对人民大众甘愿服务。成语出处:鲁迅《自嘲》诗:“横眉冷对千夫指,俯首甘为孺子牛。”
感恩戴德
成语解释:感激别人的恩德。戴:尊敬;推崇。
成语出处: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骆统传》:“今皆感恩戴义,怀欲报之心。”
苦尽甘来
成语解释:尽:终结;甘:甜;美好。
比喻艰苦的日子已经过去;美好的时光已经到来。成语出处:元・关汉卿《蝴蝶梦》第四折:“受彻了牢狱灾,今日个苦尽甘来。”
不知甘苦
成语解释:甘苦:甜和苦,多偏指苦。
分不清是甜还是苦。形容做某事不容易或对前人的艰辛没有体会。成语出处:春秋・鲁 墨翟《墨子・非攻上》:“少尝苦曰苦,多尝苦曰甘,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辨矣。”
赶尽杀绝
成语解释:驱除干净;彻底消灭。比喻残忍狠毒;不留余地。
成语出处:明・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:“黄天禄上马,提枪出营,见余化曰:‘匹夫赶尽杀绝,但不知你可有造化受其功禄!’”
如见肺肝
成语解释:就象看透肺肝一样。比喻心里想些什么,人们看得清清楚楚(含贬义)。
成语出处:《礼记・大学》:“人之视己,如见其肺肝然,则何益矣?”
外强中干
成语解释:指外表好像很强大;实际上很虚弱。
成语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僖公十五年》:“外强中干,进退不可,周旋不能。”
肝脑涂地
成语解释:肝胆脑浆溅了一地。形容惨死。也形容竭尽忠诚;任何牺牲都在所不惜。涂:抹。
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刘敬叔孙通列传》:“大战十七,小战四十,使天下之民肝脑涂地,父子暴骨中野,不可胜数。”
红日三竿
成语解释:指日高三竿;天已大亮;时候不早了;也作“日上三竿”。
成语出处:《南齐书・天文志上》:“日出高三竿,朱色赤黄,日晕。”
日出三竿
成语解释:太阳升起来离地面已有三根竹竿那样高。约为午前八、九点钟。形容天已大亮,时间不早了。也形容人起床太晚。
成语出处:《南齐书・天文志上》:“永明五年十一月丁亥,日出高三竿,朱色赤黄,日晕,虹抱珥直背。”
甘言厚币
成语解释:甘:甜;币:礼物,金钱。
甜蜜的言辞,厚重的礼品。成语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侯景传》:“不顾社稷之安危,惟恐私门之不植。甘言厚币,规灭忠梗。”
干啼湿哭
成语解释:干啼:没有眼泪地啼哭。
湿哭:有眼泪地啼哭。
无泪和有泪地哭。①形容哭哭啼啼。②也泛指因苦楚而呈现的各种表情。亦作“湿哭干啼”。成语出处:《北齐书・尉景传》:“景曰:‘小儿惯去,放使作心腹,何须干啼湿哭不听打耶!’”
分甘同苦
成语解释:见“分甘共苦”。
成语出处:《北齐书・慕容俨传》:“俨犹申令将士,信赏必罚,分甘同苦,生死以之。”
全无心肝
成语解释:比喻不知羞耻。
成语出处:《南史・陈纪下・后主》:“隋文帝曰:‘叔保全无心肝。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