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n的成语(共134个)
寡恩少义
成语解释:寡:少。
形容人冷酷无情,刻薄自私。成语出处:清・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82回:“这刘敏虽生在这寡恩少义的老子手内,有一个知疼着热的亲娘母子,二人相偎相靠,你惜我怜,还好过得日子。”
恩有重报
成语解释:好好地报答别人的重大恩惠。
成语出处:清・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86回:“素姐道:‘若得如此,恩有重报。’”
雨露之恩
成语解释:滋生万物的雨露的恩情。比喻恩泽、恩情。
成语出处:唐・刘禹锡《苏州谢上表》:“江海远地,孤危小臣。虽雨露之恩,幽遐必被;而犬马之恋,亲近为荣。”明・程登吉《幼学琼林・天文》:“望切者,若云霓之望;思深者,如雨露之恩。”
恩同父母
成语解释:恩:恩惠;同:如同。
待人的好处、恩惠之大如同父母一样。成语出处:唐・陈子昂《为张著作谢父官表》:“伏惟神皇陛下,恩同父母,矜照恳诚,信其赤心,实有馨竭。”
罔极之恩
成语解释:罔:无,没有。
极:尽头,到头了。
恩:恩情,恩德。
极大的恩德。旧时用以颂扬父母养育子女的恩德无穷无尽。成语出处:《诗经・小雅・蓼莪》:“父兮生我,母兮鞠我。拊我畜我,长我育我,顾我复我,出入腹我。欲报之德,昊天罔极!”唐・陈子昂《唐故朝议大夫梓州长史杨府君碑》:“缅维罔极之恩,思崇永锡之道”
恩重如山
成语解释:恩情像高山一样厚重;形容恩义极为深重。
成语出处:宋・陆游《删定官供职谢启》:“及瓜以往,曾无累月之淹。恩重如山,感深至骨。”
感恩图报
成语解释:感激别人的恩惠而设法报答。
成语出处:宋・曾巩《上欧阳舍人书》:“其感与报,宜若何而图之。”
恩重泰山
成语解释:恩情深厚,比泰山还重。
成语出处:宋・刘攽《彭城集・次韵孙少述二首》:“君思重泰山,未有毫发酬。”
忘恩负义
成语解释:忘记别人对自己的好处;反而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。恩:恩惠;负:违背;义:情义。
成语出处:元・杨文奎《儿女团圆》:“他怎生忘恩负义?你雪堆儿里扶起他来那。”
恩断义绝
成语解释:恩爱情义完全断绝。恩:恩惠、恩情;义:情义、情份。
绝断没有接续。多指夫妻或亲属之间感情破裂。成语出处:元・马致远《马丹阳》:“咱两个恩断义绝,花残月缺,再谁恋锦帐罗帏?”
恩深义重
成语解释:恩惠、情义极为深重。
成语出处:唐・吕颂《代郭令公谢男尚公主表》:“事出非常,荣加望外,恩深义厚,何以克堪;糜躯粉骨,不知所报。”
小恩小惠
成语解释:小恩情;小实惠。比喻给人一些微小的好处以达到收买人心的目的。恩:恩情;惠:实惠。
成语出处:清・岭南羽衣女士《东欧女豪杰》:“偶有一个狡猾的民贼出来,略用些小恩小惠来抚弄他,他便欢天喜地感恩戴德。”
知遇之恩
成语解释:给予赏识或重用的恩情。
成语出处: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:“只因一时知遇之感,不觉为之一哭。”
恩怨分明
成语解释:恩:恩惠;怨:仇恨。
对于恩惠和仇恨的界限分得十分清楚,毫不含糊。成语出处: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五十回:“某素知云长傲上而不忍下,欺强而不凌弱;恩怨分明,信义素著。”
大恩大德
成语解释:恩:恩惠;德:恩德,好处。
巨大的恩德,形容恩泽深厚。成语出处:明・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17卷:“若非妹丈救我性命,必作异乡之鬼矣。大恩大德,将何补报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