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拼音索引
  4. D
  5. duan

duan的成语(共554个)

  • 舍短从长

    shě duǎn cóng cháng

    成语解释:舍:放弃;短:短处,缺点;长:长处,优点。
    指舍弃其缺点,汲取其长处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旧五代史・梁书・太祖记》:“如或一言拔俗,一事出群,亦当舍短从长,随才授任。”

  • 誓天断发

    shì tiān duàn

    成语解释:断发向天起誓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新五代史・伶官传序》:“至于誓天断发,泣下沾襟,何其哀也。”

  • 断烂朝报

    duàn làn cháo bào

    成语解释:断烂:形容陈腐杂乱;朝报:古代传抄皇帝诏令和官员奏章之类的文件。
    指陈旧、残缺,没有参考价值的历史记载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《宋史・王安石传》:“黜《春秋》之书,不使列于学官,至戏目为断烂朝报。”

  • 绝长继短

    jué cháng jì duǎn

    成语解释:绝:截断。
    截取长的,补充短的。比喻用长处补短处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墨子・非命上》:“古者汤封于毫,绝长继短。”

  • 以碫投卵

    duàn tóu luǎn

    成语解释:碫:磨刀石。
    用磨刀石去砸蛋。比喻以强攻弱,必胜无疑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孙子・势篇》:“兵之所加,如以碫投卵者,虚实是也。

  • 优柔寡断

    yōu róu guǎ duàn

    成语解释:优柔:迟疑不决;寡:少;断:决断。
    形容做事拿不定主意;缺少决断。

    成语出处:先秦・韩非《韩非子・亡征》:“缓心而无成,柔茹而寡断,好恶无决,而无所定立者,可亡也。”

  • 恶恶从短

    wù wù cóng duǎn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对人所做的坏事,不十分苛责。

    成语出处:战国・公羊高《公羊传・昭公二十年》:“君子之善善也长,恶恶也短,恶恶止其身,善善及子孙。”

  • 诡计多端

    guǐ jì duō duān

    成语解释:诡计:欺诈的计谋;端:事物的另一头;一方面。
    狡诈的计谋是多方面的。形容坏主意很多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117回:“绪曰:‘维诡计多端,诈取雍州。’”

  • 作恶多端

    zuò è duō duān

    成语解释:恶:犯罪的事;极坏的行为;端:项目;方面。
    形容做的坏事极多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42回:“想当初作恶多端,这三四日斋戒,那里就积得过来。”

  • 家长里短

    jiā cháng lǐ duǎn

    成语解释:指家庭日常生活琐事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75回:“这一关了门,他再问我家长里短的事,我对不来,却不弄走了风,被他拿住?”

  • 七长八短

    qī cháng bā duǎn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高矮、长短不齐。也指不幸的事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63回:“左有顾大嫂,右有孙二娘,引一千余军马,都是七长八短汉,四山五岳人。”

  • 短兵相接

    duǎn bīng xiāng jiē

    成语解释:兵:武器。
    短兵:指刀、剑等一类短小武器。
    用刀、剑等一类短小武器近距离地面对面搏斗。形容敌我相近;战斗激烈。也比喻进行针锋相对的激烈斗争。

    成语出处:战国・楚 屈原《楚辞・九歌・国殇》:“操吴戈兮披犀甲,车错毂兮短兵接。”

  • 尺短寸长

    chǐ duǎn cùn cháng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人或物各有长处,也各有短处。

    成语出处:战国・楚 屈原《楚辞・卜居》:“夫尺有所短,寸有所长,物有所不足,智有所不明,数有所不逮,神有所不通。”

  • 寸长尺短

    cùn cháng chǐ duǎn

    成语解释:语出《楚辞·卜居》:“尺有所短,寸有所长。
    ”喻人各有长处和短处。亦指微才薄技。

    成语出处:语出《楚辞・卜居》:“尺有所短,寸有所长。”

  • 章决句断

    zhāng jué jù duàn

    成语解释:文章正确句子明了,不含糊其辞。

    成语出处:战国・宋・屈原《楚辞・天问叙》:“今则稽之旧章,合之经传,以相发明,为了符验,章决句断,事事可晓,俾后学者永无疑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