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ou的成语(共302个)
- 豆萁燃豆- 成语解释:比喻兄弟相残。 - 成语出处:三国・魏 曹植《七步诗》:“煮豆燃豆萁,豆在釜中泣。本是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。” 
- 不为五斗米折腰- 成语解释:五斗米:指微薄的俸禄;折腰:下拜,弯腰行礼。 
 比喻为人清高,有骨气。- 成语出处:《晋书・陶潜传》:“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,拳拳事乡里小人邪!” 
- 才高八斗- 成语解释:才:文才。 
 形容人文才很高。- 成语出处:明・陈汝元《金莲记・偕计》:“不佞姓苏,名轼,字子瞻,眉州眉山人也。学富五车,才高八斗。” 
- 斗鸡走狗- 成语解释:斗:使相斗;走狗:唆使狗跑。 
 做公鸡打架、使狗赛跑的游戏。指旧时纨绔子弟、游手好闲的人的无耻游戏。- 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袁盎晁错列传》:“袁盎病免居家,与闾里浮沉,相随行,斗鸡走狗。” 
- 八斗才- 成语解释:常用于称赞才华出众,有时用作对文人学士的恭维语。 - 成语出处:1. 唐.李延寿撰《南史.谢灵运传》:“谢灵运云:‘天下才共一石,曹子建(三国魏曹植字子建)独得八斗,我得一斗,自古及今共用一斗。奇才博识安足继之。’”2. 宋.无名氏《释常谈》卷中“八斗之才”:“文章多,谓之‘八斗之才’。谢灵运尝曰:‘天下才有一石,曹子建独占八斗,我得一斗,天才共用一斗。’”3. 唐.李商隐《可叹》诗:“宓妃(传说中的洛水女神名。早见于屈原《离骚》。《史记.司马相如列传》唐.司马贞《索隐》引如夏侯惇曰:‘宓妃,伏羲女,溺死洛水,遂为洛水之神。’)坐愁芝田馆,用尽陈王(曹植为陈思王)八斗才。”(《李义山诗集》卷五)。 
- 艰苦奋斗- 成语解释: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竭尽全力去工作或斗争。 - 成语出处:毛泽东《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》第二章:“没有中国共产党在过去五十年间的艰苦奋斗,挽救新的亡国危险是不可能的。” 
- 种瓜得瓜,种豆得豆- 成语解释:得:得到,收获。 
 种什么,收什么。比喻做了什么事,得到什么样的结果。- 成语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四十五回:“古人有篇偈子说得好,道是朝看释迦经,莫念华严咒。种瓜得瓜,种豆得豆。” 
- 穷不与富斗,富不与官斗- 成语解释:穷:穷人;富:富人;斗:争夺,斗争;官:官吏。 
 穷人斗争不过富人,富人斗不过官府。- 成语出处:清・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五回:“自古道:‘穷不与富斗,富不与官斗。’况在途路之中,众人只得隐忍,自行收拾。” 
- 人不可貌相,海水不可斗量- 成语解释:相:估量,评价。 
 指不能以貌取人就像海水不能用斗来量一样。- 成语出处:明・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三卷:“别是一番面目,想到:‘人不可貌相,海水不可斗量!’” 
- 一斗米养个恩人,一石米养个仇人- 成语解释:送一斗米救人,人会怀感恩。送一石米给人会使人贪得无厌而反目成仇。指对人帮助要看时机与对象。 - 成语出处:清・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22回:“郭先生,自古‘一斗米养个恩人,一石米养个仇人’,这是我们养他的不是了!” 
- 精神抖擞- 成语解释:抖擞:振奋的样子。 
 精神振作。- 成语出处: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・杭州光庆寺遇安禅师》:“(僧)问:‘光吞万象从师道,心月孤圆意若何?’师曰:‘抖擞精神着。’” 
- 龙争虎斗- 成语解释:龙与虎之间的争斗。形容斗争或竞赛十分激烈紧张。 - 成语出处:元・马致远《汉宫秋》第二折:“文武每我不信你敢差排吕太后,枉以后龙争虎斗,都是俺鸾交凤友。” 
- 钩心斗角- 成语解释:钩:牵结。 
 心:宫室的中心。
 斗:结合。
 角:檐角。
 原指建筑结构的交错、精巧;后指各用心计;互相斗争。- 成语出处:唐・杜牧《阿房宫赋》:“五步一楼,十步一阁。廊腰缦回,檐牙高啄。各抱地势,钩心斗角。” 
- 车载斗量- 成语解释:载:装载。 
 用车装;用斗量。形容事物、人才很多;也作“斗量车载”。- 成语出处: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吴志・孙权传》“遣都尉赵咨使魏”裴松之注引三国・吴 韦昭《吴书》:“如臣之比,车载斗量,不可胜数。” 
- 斗筲小器- 成语解释:斗:容器,1斗=10升;筲:竹器,1筲=12升。 
 形容人的气量狭小,见识短浅。- 成语出处:《宋书・沈攸之传》:“况乎行陈凡才,斗筲小器,而怀问鼎之志,敢构无君之逆哉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