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ai的成语(共534个)
- 待理不理- 成语解释:要理不理。形容对人态度冷淡。 - 成语出处:清・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95回:“二大爷,你们这会子瞧我穷,回来我得了银子,就是个财主了。别这么待理不理的。” 
- 好说歹说- 成语解释:形容用各种理由或方式请求或劝说。 - 成语出处:清・李宝嘉《文明小史》第三回:“掌柜的便同他们好说歹说,说我们都是乡邻,你们也犯不着来害我。” 
- 不共戴天- 成语解释:共:共同;戴:顶着。 
 不跟仇敌在同一个天底下生活。形容仇恨极深;誓不两立。- 成语出处: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曲礼上》:“父之仇,弗与共戴天。” 
- 不知好歹- 成语解释:不知道好坏。多指不能领会别人的好意。 - 成语出处:明・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词话》第87回:“那婆子不知好歹,又奚落他,打发武松出门。” 
- 改朝换代- 成语解释:指旧的王朝被推翻;建立新的政权。引申指时代变化很大;与旧时代的情况大不相同。有时也指外敌入侵。 - 成语出处:毛泽东《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》:“总是在革命中和革命后被地主和贵族利用了去,当作他们改朝换代的工具。” 
- 掉书袋- 成语解释:掉:摆动,摇动。 
 指说话或写文章好引用古书言词来卖弄自己的学识渊博。- 成语出处:《南唐书・彭利用传》:“利用对家人稚子,下逮奴隶,言必据书史,断言破句,以代常谈,俗谓之‘掉书袋’。” 
- 士别三日,当刮目相待- 成语解释:指别人已有进步,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。 - 成语出处: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吴志・吕蒙传》注引《江表传》:“士别三日,即更刮目相待。” 
- 常将有日思无日,莫待无时思有时- 成语解释:思:考虑。 
 在物资丰富时要考虑到缺乏的日子,不要到了缺乏时才后悔。指应注意节约,不要浪费。- 成语出处:清・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12回:“‘常将有日思无日,莫待无时思有时。’如此剀切劝谕,奢侈之风,自可渐息。” 
- 宁当有日筹无日,莫待无时思有时- 成语解释:宁:宁愿;筹:计划。 
 当有钱时要考虑贫穷时,不能到了没钱时还在回想有钱时候。指应厉行节约,注意储备,不能浪费。- 成语出处:清・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85回:“‘宁当有日筹无日,莫待无时思有时。’人肚内有了这两句话,便不怕了。” 
- 酒囊饭袋- 成语解释:囊:口袋。 
 装酒装饭的口袋。喻指只会喝酒吃饭而毫无能力的人。- 成语出处:宋・陶岳《荆湖近事》:“马氏奢僭,诸院王子仆从烜赫,文武之道,未尝留意。时谓之酒囊饭袋。” 
- 感恩戴德- 成语解释:感激别人的恩德。戴:尊敬;推崇。 - 成语出处: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骆统传》:“今皆感恩戴义,怀欲报之心。” 
- 坐以待旦- 成语解释:旦:天亮。 
 坐着等待天亮。比喻勤勉。- 成语出处:《尚书・太甲上》:“先王昧爽丕显,坐以待旦,旁求俊彦。” 
- 待时而动- 成语解释:等待时机然后行动。 - 成语出处:《周易・系辞下》:“君子藏器于身,待时而动,何不利之有?” 
- 绝代佳人- 成语解释:佳人:美人;绝代:冠绝当代。 
 当世无双的美人。- 成语出处: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外戚传上・孝武李夫人》:“延年侍上起舞。歌曰:‘北方有佳人,绝世而独立,一顾倾人城,再顾倾人国。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