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拼音索引
  4. D
  5. da

da的成语(共1403个)

  • 大显身手

    xiǎn shēn shǒu

    成语解释:显:表示;显露;身手:武艺;指本领。
    充分显露自己的本领;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。

    成语出处:赵树理《三里湾》七:“这两个人默默不语在这座房子里大显身手。”

  • 大有作为

    yǒu zuò wéi

    成语解释:能够很好地发挥作用;做出显著成绩。作为:可做的事;也可指做出成绩。

    成语出处: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公孙丑下》:“故将大有为之君,必有所不召之臣,欲有谋焉则主不之。”朱熹集注:“大有为之君,大有作为,非常之君也。”

  • 大获全胜

    huò quán shèng

    成语解释:战胜对方;取得全部胜利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冯梦龙《古今小说・葛令公生遗弃儿》:“唐代被梁家杀得七零八落……梁家大获全胜。”

  • 打成一片

    chéng yī piàn

    成语解释:原指把各种感情或遭遇都看成是同一回事。现多指人与人相互间关系密切;如同一体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:“耳听不闻,眼觑不见,苦乐顺道,打成一片。”

  • 长篇大论

    cháng piān lùn

    成语解释:冗长的篇幅;大而无当的言论。形容文章或讲话过长;内容空泛。也作“长篇大章”、“长谈阔论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・朱士凯《录鬼簿序》:“乐府小曲,大篇长什,传之于人,每不遗藁,故未以有就编焉。”

  • 趁火打劫

    chèn huǒ jié

    成语解释:趁:利用;乘机;劫:抢劫。
    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人家的东西。比喻趁别人处在危难时刻从中捞一把或趁机害人。也作“乘火打劫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颐瑣《黄绣球》第三回:“这一天见来的很是不少,黄通理更代为踌躇,怕的是越来越多,容不下去,而且难免有趁火打劫,顺手牵羊的事。”

  • 胆大心细

    n xīn xì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办事果断,考虑周密。

    成语出处:鲁迅《书信集・致罗清桢》:“我是主张青年发表作品,要‘胆大心细’的,因为心若不细,便容易走入草率的路。”

  • 宽大为怀

    kuān wéi huái

    成语解释:宽大:对人宽宏大量;怀:胸怀。
    对别人抱有宽大的胸怀。

    成语出处:冯玉祥《我所认识的蒋介石》第71章:“我们最好是宽大为怀,不为己甚。”

  • 打落水狗

    luò shuǐ gǒu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继续打击已经失败的坏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瞿秋白《鲁迅杂感选集>序言》:“鲁迅的著名的‘打落水狗’真正是反自由主义,反妥协主义的宣言。”

  • 趁热打铁

    chèn rè tiě

    成语解释:趁铁烧红的时候锤打它;比喻不失时机抓紧去做。

    成语出处: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34章:“是的,我们要趁热打铁,一举攻破南阳。”

  • 粗心大意

    cū xīn

    成语解释:粗:粗疏。
    形容做事不细心;不谨慎;马马虎虎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四回:“忽然灵机一动,心中悟将过来:‘这是我粗心大意。我若不进去,他怎得出来?’”

  • 大张挞伐

    zhāng tà fá

    成语解释:大规模地进行武力讨伐(张:施行;挞伐:征讨)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吴趼人《痛史》第19回:“如果陛下必要大张挞伐,以示天威,则当多派士兵,以期必胜。”

  • 打圆场

    yuán chǎng

    成语解释:出面替双方调解纠纷、处理尴尬局面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22回:“现在是你出来打圆场,我决不敲他的竹杠,只要他把从前七八年的用度算还了我,另外再找补我几吊银子。”

  • 打边鼓

    biān gǔ

    成语解释:指从旁鼓吹、协助。

    成语出处:鲁迅《集外集・序言》:“只因为那时诗坛寂寞,所以打打边鼓,凑些热闹。”

  • 小巫见大巫

    xiǎo wū jiàn

    成语解释:巫:旧时装神弄鬼替人祈祷为职业的人。
    原意是小巫见到大巫,法术无可施展。后比喻相形之下,一个远远比不上另一个。

    成语出处:战国・庄子《庄子》:“小巫见大巫,拔茅而弃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