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un的成语(共295个)
鼠目寸光
成语解释:老鼠的眼睛只能看到一寸远的地方。形容目光短浅;没有远见。
成语出处:清・蒋士铨《临川梦》:“寻章摘句,别类分门,凑成各样新书,刻板出卖。吓得那一班鼠目寸光的时文朋友,拜到辕门,盲称吓赞。”
存心不良
成语解释:存心:怀着某种心思或打算。
指存着坏心眼。成语出处:清・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一百六回:“他不服查账,非但是有弊病,一定是存心不良的了。
一息尚存
成语解释:还有一口气。指到了生命的最后阶段。
成语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泰伯》:“死而后已,不亦远乎”宋・朱熹集注:“一息尚存,此志不容少懈,可谓远矣。”
存而不论
成语解释:存:保留;论:讨论。
把问题保留起来;暂不加论述或讨论。成语出处:庄周《庄子・齐物论》:“六合之外,圣人存而不论;六合之内,圣人论而不议。”
求大同,存小异
成语解释:在大的、主要的方面取得一致,而对某些小的、次要的问题可以各自保留不同的意见。
寸草不生
成语解释:寸草:一点儿草;生:生长。
①形容土地贫瘠;连一点儿草都不长。②亦形容灾情严重。成语出处:元・关汉卿《窦娥冤》第四折:“若是果有冤枉,着你楚州三年不雨,寸草不生。”
乌踆兔走
成语解释:指日月运行。兔,传说中的月中玉兔。借指月亮。
成语出处:元・柳贯《题瀛洲仙会图>》诗:“茅龙飞去杳无迹,乌踆兔走双跳丸。”
爱礼存羊
成语解释:由于爱惜古礼,不忍使它废弛,因而保留古礼所需要的祭羊。比喻为维护根本而保留有关仪节。
成语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八佾》:“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,子曰:‘赐也,尔爱其羊,我爱其礼。’”
鹅存礼废
成语解释:存:保存。
指古代礼节形式已经消亡,仅存食物。成语出处:清・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27回:“如今却把这奠雁的古制化雅为俗,差个家人送来,叫作通信,这就叫做鹅存礼废。”
铢积寸累
成语解释:一铢一寸地积累起来。铢:古代重量单位;据说等于二十四分之一两。
成语出处:宋・苏轼《裙靴铭》:“寒女之丝,铢积寸累;天步所临,云蒸雷起。”
积铢累寸
成语解释:形容一点一滴地积累。
成语出处:何刚德《客座偶谈》第四卷:“如有盈余,积铢累寸,今年买半亩,明年买半亩。”
寸积铢累
成语解释:铢:古代重量单位;二十铢为一两。
形容一点一滴地积累。成语出处:宋・李纲《与右丞相条具事宜札子》:“寸积铢累,以及此数,若不妄散,以陈易新,可以常为洪州之根本。”
万古长存
成语解释:指某种好的精神或品德永远存在。万古:千年万代永远;存:存在。
成语出处:宋・晁补之《次韵苏门下寄题雪浪石》:“公归廊庙谁得挽,此石万古当长存。”
皮之不存,毛将焉附
成语解释:焉:哪儿;附:依附。
皮都没有了,毛往哪里依附呢?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,就不能存在。成语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僖公十四年》:“皮之不存,毛将安傅?”
片甲不存
成语解释:一片铠甲都没保存下来。形容全军覆没。
成语出处:明・梁辰鱼《浣纱记・死忠》:“我夫差收楚服越……昨遣太宰先领一枝军支,与齐战于艾陵之上,杀得他片甲不存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