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拼音索引
  4. C
  5. chuang

chuang的成语(共180个)

  • 七疮八孔

    chuāng bā kǒng

    成语解释:窟窿多。比喻经济上负债累累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66回:“俗话说‘好账不如无。’在我身上一天,就在我心里一天,恨不得一剪剪齐,争乃近日手窘,七疮八孔的,难以骤完。”

  • 闯南走北

    chuǎng nán zǒu běi

    成语解释:奔走四方。

    成语出处: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21章:“一个女子会几手武艺不难,难的是她是一个尚未出闺的大姑娘,能够带领一班人在江湖上闯南走北。”

  • 创业维艰

    chuàng yè wéi jiān

    成语解释:开创事业是艰难的。

    成语出处:高阳《胡雪岩全传・灯火楼台》:“古应春追随胡雪岩多年,当初创业维艰的经过大多熟悉。”

  • 东窗事犯

    dōng chuāng shì fàn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东窗事发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・孔文卿《东窗事犯》第二折:“吾乃地藏神,化为呆行者,在灵隐寺中,泄漏秦太师东窗事犯。”

  • 好了疮疤忘了痛

    hǎo le chuāng bā wàng le tòng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情况好转后就忘了过去的困难或失败的教训。

  • 打开窗户说亮话

    dǎ kāi chuāng hù shuō liàng huà

    成语解释:指直率而明白地讲出来。

    成语出处:朱自清《哀互生》:“人是可以互相爱着的,除了一些成见已深,不愿打开窗户说亮话的。”

  • 隔舍须有耳,窗外岂无人

    gé shě xū yǒu ěr , chuāng wài qǐ wú rén

    成语解释:须:应当。
    指秘密的言谈也可能泄漏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60回:“正是隔舍须有耳,窗外岂无人!公子听得仔细,即心中转道:‘奇怪,难道他主仆多是女人?’”

  • 隔墙须有耳,窗外岂无人

    gé qiáng xū yǒu ěr , chuāng wài qǐ wú rén

    成语解释:须:应当。
    指秘密的言谈也可能泄漏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・孟德耀《举案齐眉》第二折:“隔墙须有耳,窗外岂无人。这小贱人无理,瞒着老夫,引着梅香去书房中看梁鸿去了。”

  • 满目疮痍

    mǎn mù chuāng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眼前看到的都是灾祸的景象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辛亥革命・关于南北议和的清方档案》:“惟自武汉事起,各省响应,兵连祸结,满目疮痍。”

  • 同床各梦

    tóng chuáng gè mèng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共同生活或共做一事而各有打算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陈亮《与朱元晦秘书书・乙巳春书之一》:“同床各做梦,周公且不能学得,何必一一说到孔明哉!”

  • 风雨对床

    fēng yǔ duì chuáng

    成语解释:指兄弟或亲友久别后重逢,共处一室倾心交谈的欢乐之情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韦应物《示全真元常》:“宁知风雨夜,复此对床眠。”

  • 对床夜雨

    duì chuáng yè yǔ

    成语解释:指亲友或兄弟久别重逢,在一起亲切交谈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白居易《雨中招张司业宿》诗:“能来同宿否,听雨对床眠。”

  • 剜肉做疮

    wān ròu zuò chuāng

    成语解释:犹剜肉成疮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王守仁《传习录》下卷:“欲于静坐时,将好名好货等根,逐一搜寻扫除廓清,恐是剜肉做疮否?”

  • 剜肉成疮

    wān ròu chéng chuāng

    成语解释:本想割肉医疮,但被割之处反成新疮。比喻行事只顾一面,结果与预想适得其反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崔与之《辞免除四川制置使札子》:“剜肉成疮,有根本先拨之虑;张颐待哺,有樵苏后爨之忧。”

  • 剥床以肤

    chuáng yǐ fū

    成语解释:剥:六十四卦之一,指伤害;床:卧具。
    损害到肌肤。形容迫切的灾害或深切的痛苦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周易・剥》:“剥床以肤,凶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