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eng的成语(共1249个)
诚意正心
成语解释:诚:真心实意;正:纠正。
有真诚的心意才能端正心思。成语出处: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大学》:“欲正其心者,先诚其意。”
百乘之家
成语解释:百乘:兵车百辆。
指古代士大夫之家。成语出处:《礼记・大学》:百乘之家,不畜聚敛之臣。
成己成物
成语解释:自身有所成就,也要使自身以外的一切有所成就。
成语出处: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中庸》:“诚者,非自成己而已也,所以成物也。成己,仁也;成物,知也。性之德也,合内外之道也。”
无为而成
成语解释:谓不倚外力而自然有所成就。
成语出处: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中庸》:“不见而章,不动而变,无为而成。”
杀身成仁
成语解释:身:自己;杀身:舍生;成:成全;成就;仁:仁德;儒家道德的最高准则。
原指牺牲生命;成全仁德。后指为了正义事业而牺牲。成语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卫灵公》:“志士仁人,无求生以害仁,有杀身以成仁。”
心悦诚服
成语解释:由衷地高兴;真心地服气。指真诚地服气或服从。悦:愉快;诚:真心。
成语出处: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公孙丑上》:“以力服人者,非心服也,力不赡也;以德服人者,中心悦而诚服也,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。”
天成地平
成语解释:成:成功;平:治平。
原指禹治水成功而使天之生物得以有成。后常比喻一切安排妥帖。成语出处:《尚书・大禹谟》:“帝曰:'俞!地平天成,六府三事,允治。万世永赖,时乃工。'《左传・文公十八年》:“舜臣尧,举八恺,使主后土,以揆百事,莫不时序,地平天成。”
一成不变
成语解释:成:制定;形成。
一经形成;永不改变。指守旧不变或固守陈法。成语出处: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王制》:“刑者,侀也。侀者,成也,一成而不可变,故君子尽心焉。”
承上启下
成语解释:承:承接;启:引出;开始。
承接上面的;并引出下面的。多指文章的结构。也泛指把事业或学问接过来传下去。成语出处: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曲礼上》“故君子戒慎”唐・孔颖达疏:“故,承上启下之辞。”
小惩大诫
成语解释:惩:惩罚;诫:警告,劝告。
有小过失就惩戒,使受到教训而不致犯大错误。成语出处:《周易・系辞下》:“不见利不劝,不威不惩;小惩而大诫,此小人之福也。”
城下之盟
成语解释:盟:盟约;和约。
因强敌兵临城下而被迫签订的屈辱性和约。成语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桓公十二年》:“大败之,为城下之盟而还。”
价值连城
成语解释:价:价格;连城:连成一片的好多城池。
形容物品很珍贵;价值很高。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赵惠文王时,得楚和氏璧。秦昭王闻之,使人遗赵王书,愿以十五城请易璧。”
金城汤池
成语解释:城:城墙;池:护城河;汤:热水。
金属铸造的城墙;沸腾的护城河水。形容城池防守非常坚固。成语出处: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蒯通传》:“边地之城,必将婴城固守,皆为金城汤池,不可攻也。”
乘人之危
成语解释:乘:趁;危:危险;灾难。
趁别人有困难时;去要挟、侵害对方。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范晔《后汉书・盖勋传》:“谋事杀良,非忠也;乘人之危,非仁也。”
下笔成章
成语解释:章:文章。
形容富有才华;思路敏捷。一动笔就能写成文章。成语出处: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陈思王植传》:“言出为论,下笔成章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