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拼音索引
  4. C
  5. ce

ce的成语(共180个)

  • 神鬼不测

    shén guǐ bù

    成语解释:神灵鬼怪都不能揣度。极言事情的隐秘奇异。亦作“神鬼难测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・郑光祖《伊尹耕莘》第三折:“贤士展神鬼不测之机,兴一旅之师,辅佐公子,以成大事。”元・无名氏《射柳捶丸》第一折:“若论我腹中的兵书,委的有神鬼不测之机,有捉鼠拿猫之法。”

  • 管窥蠡测

    guǎn kuī lǐ

    成语解释:蠡:贝壳做的瓢。
    从竹管里看天;用瓢测量海水。比喻对事物的观察狭窄、片面;见识肤浅。

    成语出处:汉・东方朔《答客难》:“以管窥天,以蠡测海,以筳撞钟,岂能通其条贯,考其文理,发其音声哉。”

  • 以蠡测海

    yǐ lǐ hǎi

    成语解释:以:用;蠡:贝壳;利用贝壳当瓢;测:量。
    用贝壳来量海水。比喻观察或了解得很狭窄、片面;也比喻知识浅薄。

    成语出处:汉・东方朔《答客难》:“以管窥天,以蠡测海。”

  • 缠绵悱恻

    chán mián fěi

    成语解释:缠绵:情感萦绕而不能解脱;悱恻:悲苦。
    形容心情悲苦;无法排遣。后也指诗文情调凄怆而婉转。也作“悱恻缠绵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晋・潘岳《寡妇赋》:“思缠绵以瞀乱兮,心摧伤以怆恻。”

  • 恻隐之心

    yǐn zhī xīn

    成语解释:恻:悲伤;隐:伤痛;恻隐:对遭受不幸的人表示同情。
    指怜悯受苦受难者的心情。

    成语出处: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公孙丑上》:“恻隐之心,仁之端也。羞恶之心,义之端也。”

  • 居心叵测

    jū xīn pǒ

    成语解释:叵:不可;测:推测;料想;居心:存心;指怀着某种念头。
    存心险恶;估摸不透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林则徐《使粤奏稿》:“且其居心叵测,反覆靡常。”

  • 人心难测

    rén xīn nán

    成语解释:谓人的内心难以探测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淮阴侯列传》:“始常山王、成安君为布衣时,相与为刎颈之交……此二人相与,天下至欢也。然而卒相禽者,何也?患生于多欲,而人心难测也。”

  • 厕足其间

    zú qí jiān

    成语解释:厕足:插足。
    在里面插一脚。

    成语出处:鲁迅《月界旅行辩言》:“绝无一女子厕足其间,而仍光怪陆离,不感寂寞,大为超俗。”

  • 旁敲侧击

    páng qiāo

    成语解释:侧:旁边;击:敲打。
    在旁边敲打。比喻说话作文隐晦曲折;不直接把意思表达出来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20回:“只不过不应该这样旁敲侧击,应该要明亮亮的叫破了他。”

  • 驱霆策电

    qū tíng diàn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迅速奔驰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何景明《游猎篇》:“周王八骏行万里,朝游昆仑暮沧海。驱霆策电遍天地,虎骤龙驰倏烟霭。”

  • 驱雷策电

    qū léi diàn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驱雷掣电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丘逢甲《长句赠许仙屏中丞时将归潮州》:“驱雷策电驭水火,碎裂大地分全球。”

  • 舍策追羊

    shě zhuī yáng

    成语解释:放下手中书本去寻找丢失的羊。比喻发生错误以后,设法补救。语本《庄子 骈拇》:“臧与榖二人相与牧羊,而俱亡其羊。
    问臧奚事?则挟筴读书;问榖奚事?则博塞以游。”陆德明释文:“筴,字又作策,初革反。
    李云:竹简也。
    古以写书,长二尺四寸。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语出《庄子・骈拇》:“臧与榖二人相与牧羊,而俱亡其羊。问臧奚事?则挟筴读书;问榖奚事?则博塞以游。”陆德明释文:“筴,字又作策,初革反。李云:竹简也。古以写书,长二尺四寸。”

  • 珠玉在侧

    zhū yù zài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有容貌、德才都超过自己的人在身边。侧:一旁;珠玉:珍珠美玉;借指仪态华贵的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晋书・卫玠传》:“玠风神秀异,骠骑,将军王济,玠之舅也,每见玠辄曰:‘珠玉在侧,觉我形秽。’”

  • 天有不测风云

    tiān yǒu bù fēng yún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灾祸是无法预料的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・无名氏《合同文字》第四折:“天有不测风云,人有旦夕祸福。”

  • 束手无策

    shù shǒu wú

    成语解释:策:办法。
    就像手被捆住一样;一点办法也没有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王柏《鲁斋集》:“士大夫念虑不及此,一旦事变之来,莫不束手无策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