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an的成语(共314个)
抱残守缺
成语解释:残:残缺;不完整。
缺:残破。
指舍不得扔下破旧东西。也作“保残守缺”。成语出处:东汉・刘歆《移书让太常博士》:“犹欲抱残守缺,挟恐见破之私意,而亡(无)从善服义之公心。”
残花败柳
成语解释:败:衰败。
残:凋残。
凋残的柳树,残败了的花。旧时用以比喻生活放荡或被蹂躏遗弃的女子。成语出处:元・白朴《墙头马上》第三折:“休把似残花败柳冤仇结,我与你生男长女填还彻,指望生则同衾,死则共穴。”
大言不惭
成语解释:满口自吹自夸的话;一点也不觉得难为情。
成语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宪问》:“其言之不怍,则为之也难。”宋・朱熹注:“大言不惭,则无必为之志,而不自度其能否矣。”
惨不忍睹
成语解释:睹:看。
情景凄惨;使人不忍看下去。成语出处:清・黄小配《洪秀全演义》:“尸首堆积,惨不忍睹。”
废寝忘餐
成语解释:忘记了睡觉,顾不得吃饭。形容对某事专心致志或忘我地工作、学习。
成语出处:南朝・齐 王融《曲水诗》序:“犹且具明废寝,昃晷忘餐。”
惨无人道
成语解释:惨:狠毒;残暴;人道:指对人的同情、尊重、爱护与关怀。
残忍毒辣;毫无人性。形容凶恶残暴到了极点。成语出处:杨玉如《辛亥革命先著记》:“杀伤我人民,系累我妇孺,惨无人道。”
惨绝人寰
成语解释:惨:狠毒;残酷;绝:穷尽;人寰:人世;人间。
世间再没有比这更残酷的了。形容残酷凄惨到了极点。成语出处:毛泽东《评国民党对战争责任问题的几种答案》:“此一惨绝人寰之浩劫,实为我国内战史上空前所未有。”
骨肉相残
成语解释:比喻自相残杀。
成语出处:《晋书・刘元海载记》:“今司马氏骨肉相残,四海鼎沸,兴邦复业,此其时矣。”
餐风露宿
成语解释:餐:吃;宿:睡觉。
在风中吃饭;在露天过夜。形容旅途或野外的艰辛。也作“露宿风餐”、“风餐露宿”。成语出处:宋・苏轼《将至筠先寄迟适远三犹子》诗:“露宿风餐六百里,明朝饮马南江水。”
风餐露宿
成语解释:餐:吃饭;露:露水;宿:住宿;过夜。
在野外的风雨中吃饭;在露天的环境中睡觉。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艰苦。成语出处:宋・范成大《元日》诗:“饥饭困眠全体懒,风餐露宿半生痴。”
风烛残年
成语解释:风烛:风中的烛火。
风中的烛火随时都可能熄灭;人生垂暮之年的残余时日;随时都可能完结。比喻人到垂暮之年;活不长久了。成语出处:清・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21回:“只这风烛残年,没的倒得眼泪倒回去,望肚子里流。”
尸位素餐
成语解释:尸位:占据着职位而不做事。
不做事而白吃饭。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。成语出处: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朱云传》:“今朝廷大臣,上不能匡主,下亡以益民,皆尸位素餐。”
自相残杀
成语解释:自己人互相杀害。残:伤害。
成语出处:《晋书・石季龙载记下》:“季龙十三子,五人为冉闵所杀,八人自相残杀。”
残膏剩馥
成语解释:残:剩余;膏:油脂;馥:香气。
比喻前人留下的文学遗产。成语出处:北宋《新唐书・杜甫传赞》:“浑涵汪茫,千汇万状,兼古今而有之,他人不足,甫乃厌余,残膏剩馥,沾丐后人多矣。”
老弱残兵
成语解释:军队中年老、体弱、伤残的士兵。指军队中丧失战斗力的部分。也比喻年老体弱、能力很差的人。
成语出处: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32回:“城中无粮,可发老弱残兵并妇人出降,彼必不为备,我即以兵继百姓之后出攻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