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ing的成语(共783个)
病病歪歪
成语解释:形容病体衰弱无力的样子。
成语出处:老舍《龙须沟》第一幕:“你教大爷歇歇吧,他病病歪歪!”
冰肌玉骨
成语解释:像冰一样的肌肤;像玉一样的骨骼。形容女性肌肤洁白细腻。也形容梅、水仙、荷花等鲜艳洁净。
成语出处:五代十国・后蜀・孟昶《避暑摩诃池上作》诗:“冰肌玉骨清无汗,水殿风来暗香暖。帘开明月独窥人,欹枕钗横云鬓乱。”
冰清玉洁
成语解释:清:清澈;洁:洁白。
像冰那样清澈;像玉那样洁白。也作“玉洁冰清”。比喻人品高尚、纯洁;做事光明磊落。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与挚伯陵书》:“伏唯伯陵材能绝人,高尚其志,以善厥身,冰清玉洁,不以细行。”
冰壶秋月
成语解释:冰壶:盛水的玉壶;比喻洁白;秋月:中秋的月亮;比喻皎洁。
心如冰清;和明月一样洁净。成语出处:宋・苏轼《赠潘谷》诗:“布衫漆黑手如龟,未害冰壶贮秋月。”
兵荒马乱
成语解释:兵、马:指战争;荒:荒乱。
指社会秩序极端不安定。形容战时社会动荡不安;混乱的情景。成语出处:明・李唐宾《梧桐叶》第四折:“不然,那兵荒马乱,定然遭驱被掳。”
兵强马壮
成语解释:兵力强盛;马匹肥壮。形容军队实力强;富有战斗力。有时也比喻其他的队伍力量强大。
成语出处:《新五代史・杂传十三・安重荣传》:“尝谓人曰:‘天子宁有种耶?兵强马壮者为之尔。’”
兵连祸结
成语解释:兵:指战争;结:相连。
指战争连年不断;灾祸持续相结。成语出处: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匈奴传下》:“汉武帝选将练兵,约赍轻粮,深入远戍,虽有克获之功,胡辄报之;兵连祸结,三十馀年。”
冰消瓦解
成语解释:冰消:像冰一样融化;瓦解:指事物的崩溃或分裂。
像冰融化了;瓦分解一样。比喻完全消失或彻底崩溃。成语出处:晋・成公绥《云赋》:“于是玄风仰散,归云四旋,冰消瓦解,奕奕翩翩。”
并驾齐驱
成语解释:并驾:几匹马并排拉一辆车;齐驱:一齐快跑。
指并排套着几匹马一齐快跑。形容齐步前进;不分先后;也可指力量、水平、才能、程度等不相上下。成语出处:南朝・梁・刘勰《文心雕龙・附会》:“是以驷牡异力,而六辔如琴;并驾齐驱,而一毂统福。”
冰天雪地
成语解释:冰雪漫天盖地。形容非常寒冷的景象。
成语出处:清・蒋士铨《鸡毛房》诗:“冰天雪地风如虎,裸而泣者无栖所。”
病入膏肓
成语解释:膏肓:我国古代医学名称;心尖脂肪叫“膏”;心脏和膈膜之间叫“肓”。
古代认为“膏肓”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。后形容病情严重到无法治疗的程度。也比喻事态严重;无法挽救。也作“病在膏肓”。成语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成公十年》:“医至,曰:‘疾不可为也,在肓之上,膏之下,攻之不可,达之不及,药不至焉,不可为也。’公曰:‘良医也。’厚为之礼而归之。”
兵临城下
成语解释:临:来临。
军队已来到城墙下面。比喻遭到围困。成语出处:元・无名氏《马陵道》:“有一日兵临城下,将至濠边。”
兵不厌诈
成语解释:诈:蒙骗。
用兵作战可以经常使用伪装;以迷惑对方。在兵法中被称作诈。比喻在作战时战胜敌人;要靠谋略。成语出处:先秦・韩非《韩非子・难一》:“战阵之间,不厌诈伪。”
草木皆兵
成语解释:木:树;皆:全;都是。
野草和树木都像是兵士。比喻军队败退时心虚;把草木都看成为是敌兵。亦形容极度惊恐时发出多疑的错觉。成语出处:清・曾朴《孽海花》第25回:“大有风声鹤唳,草木皆兵之感。”
病急乱投医
成语解释:病势沉重,到处乱请医生。比喻事情到了紧急的时候,到处求人或乱想办法。
成语出处:清・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57回:“紫鹃笑道:‘你也念起佛来,真是新闻!’宝玉笑道:‘所谓病急乱投医了。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