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拼音索引
  4. B
  5. biao

biao的成语(共132个)

  • 标同伐异

    biāo tóng fá yì

    成语解释:帮助意见相同的人,排斥意见不同的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刘义庆《世说新语・轻诋》:“真长标同伐异,侠之大者。常谓使君降阶为甚,乃复为之驱驰邪?”

  • 堂堂一表

    táng táng yī biǎo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身材魁伟,相貌出众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十七回:“爹娘生下洒家,堂堂一表,凛凛一躯,自小学成十八般武艺在身,终不成只这般休了!”

  • 仪表堂堂

    biǎo táng táng

    成语解释:仪表:人的外表;风度;堂堂:仪容庄严大方的样子。
    形容人的容貌端正。风度威严。

    成语出处:郭沫若《蔡文姬》第二幕:“曹丞相魁梧奇伟,仪表堂堂。”

  • 一表堂堂

    biǎo táng táng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仪表堂皇。

    成语出处:郭沫若《南冠草》第二幕:“智含是死了,端哥小弟是结了婚的人,像你这样一表堂堂的大和尚,谁个不高兴你呢?”又《蔡文姬》第二幕:“是说曹丞相魁梧奇伟,一表堂堂。”

  • 表里为奸

    biǎo lǐ wéi jiān

    成语解释:表里:内外;奸:虚伪狡诈。
    比喻用勾结、欺诈等不正当手段做坏事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沈德符《野获编・言事・王虎谷封事》:“王虎谷为祠祭郎中,以太监李广交结寿宁侯表里为奸,特疏请斩广以谢宗庙。”

  • 表里一致

    biǎo lǐ yī zhì

    成语解释:里外一致,指思想与言行完全一致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王守仁《教条示龙场诸生》:“忠信乐易,表里一致者,使其人资禀虽甚鲁钝。”

  • 表里相合

    biǎo lǐ xiāng hé

    成语解释:表里:内外;合:协同。
    里外相互协同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周・吕尚《阴符》:“左右有水,前有大阜,后有高山,战于雨水之间,乘敌过邑,是谓表里相合。”

  • 表里相符

    biǎo lǐ xiāng fú

    成语解释:表里:指内外;符:符合。
    指表里如一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方孝孺《王待制私谥议》:“惟三代之学,本诸身心,著于行事,发于文辞,表里相符,华质不爽。”

  • 自我标榜

    zì wǒ biāo bǎng

    成语解释:标榜:吹嘘,夸耀。
    自己吹嘘自己。

    成语出处:金玉舟《赵匡胤》第六章:“又将自己如何尽心侍候,垫钱买药等事一一自我标榜一番,都说给柴守礼听。”

  • 自我表现

    zì wǒ biǎo xiàn

    成语解释:显示或宣扬自己的优点,使自己突出。

    成语出处:朱自清《新文学大系>诗集导言》:“他主张诗的本职专在抒情,在自我表现,诗人的利器只有纯粹的直观。”

  • 表里相应

    biǎo lǐ xiāng yìng

    成语解释:内外互相应合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汉书・燕刺王刘旦传》:“非以中外有人,表里相应故邪?”

  • 虎生三子,必有一彪

    hǔ shēng sān zì , bì yǒu yī biāo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众多子女之中,一定有一个超群出众的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癸辛杂识》:“谚云:‘虎生三子,必有一彪。’”

  • 互相标榜

    hù xiāng biāo bǎng

    成语解释:彼此之间互相吹嘘、颂扬。

    成语出处: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党锢传序》:“自是正直废放,邪枉炽结,海内希风之流,遂互相标榜,指天下名士,为之称号。”

  • 金玉其表

    jīn yù qí biǎo

    成语解释:金玉:珍宝。
    比喻外表很华美,而里面一团糟。

  • 高自标置

    gāo zì biāo zhì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自己把自己看得很了不起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晋书・刘惔传》:“温曰:‘第一复谁?’曰:‘故在我辈。’其高自标置如此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