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ao的成语(共663个)
以暴易暴
成语解释:以:用;易:改变,更换;暴:残暴。
用残暴势力代替残暴势力。指统治者换了,暴虐的统治没有改变。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伯夷列传》:“以暴易暴兮,不知其非矣!”
以德报德
成语解释:德:恩惠。
用恩惠报答恩惠。成语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宪问》:“或曰:‘以德报怨何如?’子曰:‘何以报德?以直报怨,以德报德。’”
知恩报恩
成语解释:知道了别人对自己的恩惠就回报别人以恩惠。亦作“知恩报德”,。
成语出处:元・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五本第三折:“掩家里有信行,知恩报恩。”
报仇雪恨
成语解释:雪;洗刷;除去;恨:怨恨。
报冤仇;解怨恨。成语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58回:“滥官害民贼徒,把我全家诛戮,今日正好报仇雪恨!”
抱残守缺
成语解释:残:残缺;不完整。
缺:残破。
指舍不得扔下破旧东西。也作“保残守缺”。成语出处:东汉・刘歆《移书让太常博士》:“犹欲抱残守缺,挟恐见破之私意,而亡(无)从善服义之公心。”
暴戾恣睢
成语解释:暴戾:残暴凶狠;恣睢:横行霸道。
形容凶狠残暴;任意妄为。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伯夷列传》:“盗跖日杀不辜,肝人之肉,暴戾恣雎,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。”
暴风骤雨
成语解释:暴:突然而猛烈的;骤:急速。
来势急速而猛烈的大风大雨。有时比喻声势浩大;发展迅速的运动。成语出处:明・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69回:“有雌雄二鸟,原在一处同飞,忽被暴风骤雨惊散。”
无事不登三宝殿
成语解释:比喻没事不上门。
成语出处:明・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・白娘子永镇雷锋塔》:“白娘子道:‘无事不登三宝殿,去做什么?’”
恩将仇报
成语解释:将:拿;把;报:报答。
受了别人的恩惠却用仇恨来报答。形容忘恩负义。成语出处:明・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30卷:“亏这官人救了性命,今反恩将仇报,天理何在!”
抱恨终天
成语解释:抱恨:怀着遗憾;终天:终生。
怀着极大的遗憾;一直到死。成语出处:元・姚燧《中书左丞李公家庙碑》:“吾不得以时丧先公,既抱恨于终天,今复弃养太夫人,而身先朝露……吾目不瞑泉下矣。”
暴殄天物
成语解释:暴:残害;殄:灭绝;天物:大自然界生存的万物。
原指残害灭绝各种生物。后指不知爱惜物品;随意毁坏糟蹋。成语出处:《尚书・武成》:“今商王受无道,暴殄天物,害虐烝民。”
包罗万象
成语解释:包罗:收集、容纳;大范围的包括;万象:宇宙间万物万事的景象。
包括了形形色色一切景象。形容内容丰富庞杂;无所不包。成语出处:《黄帝宅经》上卷:“所以包罗万象,举一千从。”
饱经风霜
成语解释:饱经:充分经历过;风霜:指艰苦的生活。
形容经历过种种的艰难困苦生活的磨练。成语出处:周立波《暴风骤雨》第一部六:“说到这里,他的饱经风霜的发红的老眼里掉下了泪水了。”
包藏祸心
成语解释:包藏:暗藏;祸心:害人之心。
表示心里藏着坏主意;怀着害人的意图。成语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昭公元年》:“小国无罪,恃实其罪。将恃大国之安靖已,而无乃包藏祸心以图之。”
抱薪救火
成语解释:薪:柴草。
抱着柴草去救火。比喻用错误的方法消除灾害;结果不但没有消除灾害;反而使灾害扩大。也作“负(背)薪救火”。成语出处:西汉・刘向《战国策・魏策三》:“以地事秦,譬犹抱薪而救火也,薪不尽,火不灭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