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拼音索引
  4. B
  5. bai

bai的成语(共1048个)

  • 百闻不如一见

    bǎi wén bù rú yī jiàn

    成语解释:闻:听。
    听到一百次;也不如亲眼见到一次。指多听不如亲眼看到更可靠或印象更深刻。

    成语出处: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赵充国传》:“百闻不如一见,兵难逾度,臣愿驰至金城,图上方略。”

  • 成败在此一举

    chéng bài zài cǐ yī jǔ

    成语解释:举:举动。
    成功、失败就决定于这次行动了。指采取事关重大的行动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晋书・苻坚载记上》:“成败之机,在斯一举。

  • 百思不得其解

    bǎi sī bù dé qí jiě

    成语解释:百:多次;思:考虑,思考;解:理解。
    指经过百般思索仍旧不能理解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梁启超《论宗教与哲学家之长短得失》:“若此者皆不诚之人所百思不得其解也。”

  • 百尺竿头,更进一步

    bǎi chǐ gān tóu , gèng jìn yī bù

    成语解释:佛家语,比喻道行、造诣虽深,仍需修炼提高。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,但不能满足,还要进一步努力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朱熹《答陈同甫书》:“但鄙意更欲贤者百丈竿头进取一步,将来不作三代以下人物。”

  • 百足之虫,至死不僵

    bǎi zú zhī chóng , zhì sǐ bù jiāng

    成语解释:百足:虫名,躯干计二十节,切断后仍能蠕动。
    僵:肢体僵硬不能活动。
    比喻势力雄厚的集体或个人一时不易垮台。

    成语出处:三国・魏 曹冏《六代论》:“故语曰:‘百足之虫,至死不僵’,以扶之者众也。此言虽小,可以譬大。”

  • 百不为多,一不为少

    bǎi bù wéi duō , yī bù wéi shǎo

    成语解释:指难得的好人或好东西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南史・任昉传》:“褚彦回尝谓遥曰:‘闻卿有令子,相为喜之。所谓百不为多,一不为少。’由是闻声藉甚。”

  • 千镒之裘,非一狐之白

    qiān yì zhī qiú , fēi yī hú zhī bái

    成语解释:镒:古代重量单位,1镒=20两;裘:皮衣。
    价值千金的皮衣不是一只狐狸腋下白毛制成。比喻治理国家需要众多贤才的力量。

    成语出处:战国・宋・墨翟《墨子・亲士》:“是故江河之水,非一源之水也;千镒之裘,非一狐之白也。”

  • 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

    yī chǐ shuǐ fān téng zuò bǎi zhàng bō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说话夸大之极。同“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・王晔《桃花女》第二折:“你将那半句话搬调做十分事,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。”

  • 人无千日好,花无百日红

    rén wú qiān rì hǎo , huā wú bǎi rì hóng

    成语解释:指人的青春短暂。比喻好景不长或友情难以持久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・杨文奎《儿女团圆》楔子:“人无千日好,花无百日红。早时不计算,过后一场空。”

  • 千里不同风,百里不同俗

    qiān lǐ bù tóng fēng , bǎi lǐ bù tóng sú

    成语解释:指各地各有各的风俗习惯。

  • 白刀子进去,红刀子出来

    bái dāo zi jìn qù , hóng dāo zi chū lái
  • 只许州官放火,不许百姓点灯

    zhǐ xǔ zhōu guān fàng huǒ , bù xǔ bǎi xìng diǎn dēng

    成语解释:指反动统治者自己可以胡作非为,老百姓却连正当活动也要受到限制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陆游《老学庵笔记》第五卷:“田登作郡,自讳其名,触者必怒,吏卒多被榜笞。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。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,吏人遂书榜揭於市曰:‘本州依例放火三日。’”

  • 人无有千日好,花无有百日红

    rén wú yǒu qiān rì hǎo , huā wú yǒu bǎi rì hóng

    成语解释:指人的青春短暂。比喻好景不长或友情难以持久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・史九敬先《庄周梦》第一折:“想人生百岁翁,似花飞一阵风,人无有千日好,花无有百日红。”

  • 只准州官放火,不许百姓点灯

    zhǐ zhǔn zhōu guān fàng huǒ , bù xǔ bǎi xìng diǎn dēng

    成语解释:州官:一州的长官。
    指反动统治者自己可以胡作非为,老百姓没有正当活动的自由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15回:“不料我们大老爷先护在里头,连问也不叫我问一声儿,可见他们官官相护,这才是‘只准州官放火,不许百姓点灯’,古人说的话是再不得错的。”

  • 只准州官放火,不准百姓点灯

    zhǐ zhǔn zhōu guān fàng huǒ , bù zhǔn bǎi xìng diǎn dēng

    成语解释:州官:一州的长官。
    指反动统治者自己可以胡作非为,老百姓没有正当活动的自由。

    成语出处:冯玉祥《我的生活》第12章:“可是只准州官放火,不准百姓点灯,却是中国政治的一个通病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