责备求全
- 拼音
- zé bèi qiú quán
- 注音
- ㄗㄜˊ ㄅㄟˋ ㄑㄧㄡˊ ㄑㄩㄢˊ
- 情感
- 中性成语
- 繁体
- 責備求全
- 近义词
- 求全责备
更新:2025-11-01 01:11
况周颐《蕙风词话》卷一:“仅有某某数字,于四声未合,即姑置而过存之,亦孰为责备求全者。”
作谓语、定语;指过分要求。
责备求全论已苛,阳秋贬笔未宜多。柳亚子《偕蕴山谈时事感赋蒹示燕叟》诗
即“求全责备”。见“求全责备”条。
此处所列为“求全责备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 “求全责备”系由“求全”及“责备”二语组合而成。 “求全”语出《孟子・离娄上》,“责备”语本《管子・形势解》的记载,孟子认为:一个人有出乎预料之外而得到的声誉,也有力求完美而导致的毁谤(即“求全之毁”);正因为毁誉由人而不在己,君子固当不为所惑而行所当行。根据《管子・形势解》的记载,管子阐释了明君和昏君的差别︰英明的君主在授人官职时,必定会任用他的长处,而避免任用他的短处,这样一来,做事自然能够顺利成功;而昏庸的君主不知道人们各有其长处与短处,因此随意任用,却又苛求他们一定要把事情做到完美无缺(即“责必备”)。 “求全之毁”和“责必备”便合在一起形成“求全责备”这个成语,用来指对人或事要求完美无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