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合式的成语(共19063个)
释缚焚榇
成语解释:指解开降者的捆绑,烧悼降者带来的棺材。是使降者安心的一种表示。
成语出处:语出《左传・昭公四年》:“成王克许,许僖公如是。王亲释其缚,受其璧,焚其榇。”
同窗契友
成语解释:同窗:同学;契:意气相合。
老同学,好朋友。成语出处: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45回:“瑜告众官曰:‘此吾同窗契友也。’”
志枭逆虏
成语解释:袅:悬头示众,引申为消灭;逆虏:敌人。
指立志消灭敌人。成语出处:《晋书・刘琨传》:“吾枕戈待旦,志枭逆虏,常恐祖生先吾著鞭。”
三汤两割
成语解释:①泛指烹饪之事。②指各种肴馔。
成语出处:明・洪楩《清平山堂话本・快嘴李翠莲记》:“烧卖匾食有何难,三汤两割我也会。”
恃勇轻敌
成语解释:恃:倚仗,仗恃。
仗着自己勇敢而不把对手放在心上。成语出处:《新编五代史平话・晋史》:“今重荣恃勇轻敌,吐浑假手报仇,皆非国家之利,不可听也。”
始末缘由
成语解释:始末:事情从头到尾的经过。
缘由:缘故由来。
事情的经过和原因。亦作“始末原由”。成语出处:元・马致远《青衫泪》第四折:“你将始末缘由,细细说来,不可欺隐。”
仪静体闲
成语解释:形容女子态度文静,体貌素雅。
成语出处:三国魏・曹植《洛神赋》:“环姿艳溢,仪静体闲。”
遗华反质
成语解释:谓舍弃浮华而返归朴质。
成语出处:《文选・陆云〈大将军宴会被命做诗〉》:“颓纲既振,品物咸秩。神道见素,遗华反质。”李善注:“华谓采章,质谓淳朴也。遗,弃也。”
遗魂亡魄
成语解释:谓抛弃思虑,停止精神活动。
成语出处:汉・严遵《道德指归论・大成若缺》:“遗魂亡魄,休精息神。”
世扰俗乱
成语解释:社会骚乱,风气败坏。
成语出处:汉・王充《论衡・治期》:“世扰俗乱,灾害不绝,遂以破国亡身灭嗣。”
能征敢战
成语解释:征:征讨。
形容作战经验丰富,敢于作战。成语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55回:“必用能征敢战之将,先以力敌,后用智擒。”
能争惯战
成语解释:形容作战经验丰富,善于作战。
成语出处:《平鬼传》第15回:“自通姓名,就叫累鬼,能争惯战,有万夫不当之勇。”
虱胫虮肝
成语解释:虱子的小腿,虮子的肝脏。比喻非常微小的东西。
成语出处:战国・楚・宋玉《小言赋》:“烹虱胫,切虮肝,会九族而同噬,犹委余而不殚。”
遗形去貌
成语解释:谓舍弃一切外在形式。
成语出处:明・袁宏道《与陶孝若书》:“然一相识,而遂遗形去貌,又非浅浅者可同年轮也。”
衣赭关木
成语解释:赭:赤褐色的囚衣;关:禁闭;木:刑具。
指服刑。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魏其,大将也,衣赭衣,关三木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