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成语分类
  4. 近代成语

近代成语(共6844个)

  • 一惊非小

    yī jīng fēi xiǎo

    成语解释:受到的惊恐不小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56回:“灯笼灭了,包袱也不见了,这一惊非小。”

  • 露影藏形

    lù yǐng cáng xíng

    成语解释:躲躲闪闪貌。犹言藏头露尾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感惺《断头台・党争》:“此时国民眼中,尽是照妖有镜,又何用扭扭捏捏,露影藏形呢?”

  • 一言中的

    yī yán zhōng dì

    成语解释:的:箭靶的中心。
    一句话正好射中箭靶。比喻一句话就说到关键的地方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中国现在记》第一回:“你做折子须要在此等地方着想,保管你一言中的,上头不能不准。”

  • 五虚六耗

    wǔ xū liù hào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弄虚作假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中国现在记》第九回:“你也晓得,皇上家的钱都是要功归实用的,那里能由你五虚六耗,赚了许多。”

  • 蚁穴自封

    yǐ xué zì fēng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以区区之地方自主独立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照槤《啸亭杂录・缅甸归诚本末》:“且明置缅甸宣慰司,表内未称宣旧衔;又有蚁穴自封,夜郎天外之言。”

  • 阿世盗名

    ē shì dào míng

    成语解释:阿世:曲从迎合世人的欢心;盗名:窃取名誉。
    用欺骗的手段骗取世人的欢心来窃取个人名誉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梁启超《新民说》第18节:“才智之士,既得此以为阿世盗名之一秘钥,于是名节闲检,荡然无所复顾。”

  • 饰非掩丑

    shì fēi yǎn chǒu

    成语解释:饰:掩饰;丑:丑恶。
    掩饰错误和丑恶的行为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五回:“多少轻薄浪子,皆以‘好色不淫’为解,又以‘情而不淫’作要,此皆饰非掩丑之语耳!”

  • 不虞之隙

    bù yú zhī xì

    成语解释:不虞:没有料到;隙:裂痕。
    指意外的误会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五回:“既亲密,便不免有些不虞之隙,求全之毁。这日不知为何,二人言语有些不和起来。”

  • 以螳挡车

    yǐ táng dǎng chē

    成语解释:用螳螂的胳膊来阻挡车轮前进。比喻自不量力。

    成语出处:梁启超《论专制政体有百害于君主而无一利》:“以人力而欲与理势为御,譬犹以卵投石,以螳挡车,多见其不知量而已。”

  • 幺么小丑

    yāo mó xiǎo chǒu

    成语解释:指起不了什么作用的坏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梁启超《新民说・论尚武》:“然极韩、岳、张、吴诸武臣之力,卒不能制幺么小丑兀术之横行。”

  • 洞隐烛微

    dòng yǐn zhú wēi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目光犀利,观察事物深刻透彻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马建忠《上李伯相言出洋工课书》:“[学师]谓[马建忠]能洞隐烛微,提纲挈领,非徒钻故纸者可比。”

  • 铢量寸度

    zhū liáng cùn duó

    成语解释:同“铢称寸量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魏源《默觚上・学篇八》:“铢量寸度,石丈必差,操券责偿,曷以见天地之大哉。”

  • 一念之错

    yī niàn zhī cuò

    成语解释:一个念头的差错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48回:“守其在我,听其在天,是或一道,所怕者,磨易鳞,涅易淄,一念之错,终身之悔耳。”

  • 一目之士

    yī mù zhī shì

    成语解释:指见解片面,不能看到事物整体的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李慈铭《越缦堂读书记・志雅堂杂抄》:“此书成于元代,道学之风甚盛,而能为是言,此是非之公也。近世一目之士,动以诋斥宋儒为莫逭之罪,亦愚甚矣。”

  • 一目数行

    yī mù shù háng

    成语解释:犹一目十行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钮琇《觚剩续编・英豪举动》:“熊公廷弼当督学江南时,试卷皆亲自批阅。阅则连长几于中堂,鳞摊诸卷于上,左右置酒一坛,剑一口,手操不律,一目数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