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知而故犯
zhīérfàn

知而故犯

拼音
zhī ér gù fàn
注音
ㄓ ㄦˊ ㄍㄨˋ ㄈㄢˋ
情感
中性成语
近义词
明知故犯

知而故犯的意思解释

故:故意。
知道不对,却故意违犯。

知而故犯出处

宋・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第19卷:“问:‘一切含灵具佛性,既有佛性,为什么却撞入驴胎马腹?’师曰:‘知而故犯。’”

知而故犯用法

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处事。

知而故犯详细解释

知而故犯释义

即“明知故犯”。见“明知故犯”条。

知而故犯典故

此处所列为“明知故犯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“明知故犯”的意思是明明知道是错的,却故意去违犯。例如国家颁布了法令,人人都应该遵守,但是有些人因不知法而犯法,这是无心之过,还可原谅;如果是明明知道法令规定如此,却故意去触犯,这就是“明知故犯”了。这种意念在文献上比较早的出处是宋代陈世崇的《随隐漫录》卷一引西山蔡先生对子孙的训示说:“盖不识好恶,如童稚,如醉人,虽有罪可赦,若知而故犯,王法不可免也。”意思是说:一个人不明是非,就像小孩子和醉汉,如果犯错,还可以原谅;但是如果是已经知道不对了,还去犯错,那就应该受法律制裁。这里的“知而故犯”就是“明知故犯”的意思。后来“明知故犯”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形容明明知道不对,却故意去做。在宋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・卷一五・德山志先禅师》也有“知而故犯”的说法。“明知故犯”不一定单指犯法而言,泛指一切明知事情是错的,却故意去触犯的行为。如明代郑若庸《玉玦记》第二二出:“正是明知故犯,也因业在其中。”又如《文明小史》第四○回:“人家尚且替我们那般发急,我们自己倒明知故犯。”都是这个意思。

知而故犯书证

  • 01.宋・陈世崇《随隐漫录》卷一:“盖不识好恶,如童稚,如醉人,虽有罪可赦;若知而故犯,王法不可免也。”(源)
  • 02.《五灯会元・卷一五・德山志先禅师》:“曰:『为甚么如此?』师曰:『知而故犯。』”

“知而故犯”的单字解释

  • 】zhī
    知zhī晓得,明了:知道。知名(著名)。知觉(有感觉而知道)。良知。知人善任。温故知新。知难而进。知情达理。使知道:通知。知照。学识,学问:知识,求知。无知。主管:知县(旧时的县长…
  • 】ér
    而ér古同“尔”,代词,你或你的:“而翁归,自与汝复算耳”。连词(a.表平列,如“多而杂”。b.表相承,如“取而代之”。c.表递进,如“而且”。d.表转折,如“似是而非”。e.连接…
  • 】gù
    故gù意外的事情:事故。变故。故障。原因:缘故。原故。有心,存心:故意。故杀(有意谋杀)。明知故犯。老,旧,过去的,原来的:故事(a.旧事,成例;b.有连贯性的比较完整的事情,比较…
  • 】fàn
    犯fàn抵触,违反:犯规。犯法。犯罪。犯颜(旧时指冒犯君王或尊长的威严)。犯讳。违反法律的人,有罪的人:犯人。罪犯。侵害,进攻:侵犯。秋毫无犯。触发,发作:犯病。犯愁。犯疑。做错事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