咬牙恨齿
- 拼音
- yǎo yá hèn chǐ
- 注音
- ㄧㄠˇ ㄧㄚˊ ㄏㄣˋ ㄔˇ
- 情感
- 中性成语
- 繁体
- 咬牙恨齒
- 近义词
- 咬牙切齿
更新:2025-10-31 13:29
明・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86回:“八戒闻言,咬牙恨齿,忍不住举起钯,把那坟冢,一顿筑倒。”
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极端仇视或痛恨。
犹“咬牙切齿”。见“咬牙切齿”条。
此处所列为“咬牙切齿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“切齿”的“切”,音qiè,是“密合”、“咬紧”的意思,所以与“咬牙”同义,因而组合成“咬牙切齿”。这个成语,用来形容人非常痛恨的样子。较早的文献只用“切齿”,《韩非子・守道》谈论保全国家的方法。韩非子认为,如果国家能够将法度确实建立,厚赏严刑,让人民有所依循,那么“人主甘服于玉堂之中,而无瞋目切齿倾取之患。”意思是说将法度建立好,君主就能在宫殿享受豪华的生活,没有人会瞪著眼睛,咬紧牙齿,愤恨地想要倾覆他了。后来“切齿”之上,另增同意的“咬牙”二字,成为“咬牙切齿”的成语,广为后人所用,用以表示非常悲痛愤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