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群口铄金
qúnkǒushuòjīn

群口铄金

拼音
qún kǒu shuò jīn
注音
ㄑㄩㄣˊ ㄎㄡˇ ㄕㄨㄛˋ ㄐㄧㄣ
情感
中性成语
繁体
羣口鑠金
近义词
众口铄金

群口铄金的意思解释

铄:熔化。
众口一词能够把金属熔化。指舆论可以混淆是非。

群口铄金出处

宋・李纲《谢亲笔札子》:“陛下察其心于群口铄金之际,薄其罪于众人欲杀之时。”

群口铄金用法

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谎言等。

群口铄金详细解释

群口铄金释义

犹“众口铄金”。见“众口铄金”条。

群口铄金典故

此处所列为“众口铄金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据《国语・周语下》载,春秋末年,周景王打算要铸造一口极大的钟。单穆公和乐师州鸠知道了这件事,便劝阻景王打消念头。他们认为:那么大的钟虽然少见,但是声音不一定和谐好听,若因此劳民伤财,造成人民的痛苦,更是没有必要。然而景王并没有采纳他们的意见,仍然执意铸钟。隔年,大钟铸成了,平日惯于献媚的乐工们,纷纷向景王赞美大钟的声音非常和谐、好听。景王十分高兴,就找来当初反对铸钟的乐师州鸠,对他夸耀的说:“看吧!钟声果然很好听,你的顾虑是多余的。”州鸠对于景王的无知和自夸十分不以为然,就回答说:“大王铸造大钟,如果人民都十分赞成,那才叫和谐。如今劳民伤财,人民都对大王十分怨恨,这种情形怎么能叫做和谐呢?而且人民所赞同的,很少有不成功的;人民所厌恶的,很少有不失败的。这就是俗话所说:『众心成城,众口铄金』的道理啊!”但是景王不接纳州鸠的劝谏,反而认为他已经年老了,什么都不知道。隔年,周景王驾崩,之后再也没有人说大钟的声音好听。后来“众口铄金”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比喻众口同声,往往积非成是。而在汉朝应劭所著的《风俗通义》逸文中,另有一个关于“众口铄金”的故事,内容是这样的:有一个商人拿了一块纯金求售,可是所有的客人都说这块金子不纯,商人为了证明金子是纯的,就把金子放到火里锻烧,因为“真金不怕火炼”,来证明他所卖的金子的确是纯金。

群口铄金书证

  • 01.宋・李纲《李忠定公奏议・卷四一・谢亲笔劄子》:“陛下察其心于群口铄金之际,薄其罪于众人欲杀之时。”

群口铄金翻译

  1. 英语 Fling dirt enough and some will stick.(Throw dirt enough and some will stick.)

“群口铄金”的单字解释

  • 】qún
    群qún相聚成伙的,聚集在一起的:群岛。群山。群书。群芳。群居。群落(lu?)。群集。群雕。群蚁附膻(许多蚂蚁附着在有膻味的东西上;喻臭味相投的人趋炎附势,追逐私利)。众人:群众。…
  • 】kǒu
    口kǒu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(亦称“嘴”):口腔。口才。口齿。口若悬河。容器通外面的地方:瓶子口。出入通过的地方:门口。港口。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(多用作地名):古北口。喜…
  • 】shuò
    铄(鑠)shuò熔化金属:众心成城,众口铄金。消毁,消损:“秦先得齐宋,则韩氏铄”。同“烁”。笔画数:10;部首:钅;笔顺编号:3111535234
  • 】jīn
    金jīn一种化学元素,符号Au,原子序数79,黄赤色,质软:黄金。金子。金笔。金一类的,具有光泽、延展性,容易传热和导电的固体的通称(汞除外)。:金属。五金(旧指金银铜铁锡)。合金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