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一隙不通
tōng

一隙不通

拼音
yī xì bù tōng
注音
ㄧ ㄒㄧˋ ㄅㄨˋ ㄊㄨㄥ
情感

一隙不通的意思解释

隙:空隙,孔。
一孔不通。比喻一点都不懂。

一隙不通出处

明・宋应星《野议・学政议》:而书旨、文字一隙不通者,百人之中,不下三十人。

一隙不通详细解释

一隙不通释义

义同“一窍不通”。见“一窍不通”条。

一隙不通典故

此处所列为“一窍不通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商朝末年,纣王沉溺酒色,设酒池肉林,不理朝政,杀害许多直言进谏的忠臣,导致国势危在旦夕。纣王的叔父比干,是当时的贤人,他看到纣王如此荒淫无道,十分痛心,便劝谏他力图振作,远离酒色,造福天下百姓。纣王不听,反而以贤人的心七窍皆通的传说为借口,要借比干之心来看看,便将比干处以挖心酷刑。孔子针对这段历史,很感叹地说:“纣王的心智如果有一窍可通,比干就不会死了。”由此说明,为政者如果心智昏昧不明,便是国家灭亡的主要原因。后来“一窍不通”这句成语,就从《吕氏春秋・贵直论・过理》中所载的孔子的这段话演变而出,用来比喻人昏昧不明事理,或对某事完全不懂。

一隙不通书证

  • 01.明・宋应星《野议・学政议》:“试就今日青衿而概数之,百人之中,贯通经书旨趣成文可观者,十人而止;……而书旨、文字一隙不通者,百人之中,不下三十人。”

“一隙不通”的单字解释

  • 】yī
    一yī数名,最小的正整数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壹”代)。纯;专:专一。一心一意。全;满:一生。一地水。相同:一样。颜色不一。另外的:蟋蟀一名促织。表示动作短暂,或是一次,或具试…
  • 】xì
    隙xì裂缝:隙罅(裂缝)。缝隙。隙大而墙坏。感情上的裂痕:隙嫌。有隙。仇隙。闲,空:隙地(空地)。农隙。机会,空子:乘隙。际,接近:“北隙乌丸、夫馀”。笔画数:12;部首:阝;笔顺…
  • 】bù
    不bù副词。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去。不多。不法。不料。不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谦)。不刊(无须修改,不可磨灭)。不学无术。…
  • 】tōng
    通tōng设有阻碍,可以穿过,能够达到:通风。通天。通气。通宵。通行。通过。通衢。贯通。四通八达。曲径通幽。懂得,彻底明了:通晓。通彻。通今博古。通情达理。传达:通令。通讯。通报。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