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闻不如眼见
- 拼音
- ěr wén bù rú yǎn jiàn
- 注音
- ㄦˇ ㄨㄣˊ ㄅㄨˋ ㄖㄨˊ ㄧㄢˇ ㄐㄧㄢˋ
- 情感
- 中性成语
- 繁体
- 耳聞不如眼見
- 近义词
- 耳闻不如目见
更新:2025-11-01 02:46
《旧唐书・辛替否传》:“臣尝以为古之用度不时,爵赏不当,破家亡国者,口说不如身逢,耳闻不如眼见。”
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比喻实际经验的重要。
明 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48回:“口说无凭,耳闻不如眼见。我背了马,且请师父亲去看看。”
犹“百闻不如一见”。见“百闻不如一见”条。
此处所列为“百闻不如一见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“百闻不如一见”这句成语的意思是听别人述说千百遍,不如亲眼看一次来得真确。典源出自《汉书・卷六九・赵充国辛庆忌传・赵充国》。赵充国是武帝时破匈奴的大将军。宣帝时羌人入侵边疆,攻城夺地,杀害吏民。宣帝召集群臣计议,赵充国自告奋勇,表示愿意带兵抗敌。宣帝问他需要带多少兵马,赵充国说:“百闻不如一见。军情在遥远的地方是很难揣测的,我愿意亲自到西北边境去看看,然后拟好作战计划,再向陛下报告。”赵充国到了边境仔细考察后,拟定了驻兵屯守,整治边境,分化羌人的策略,不久西北边境终于安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