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成语分类
  4. ABCB式

ABCB式的成语(共189个)

  • 得马失马

    dé mǎ shī mǎ

    成语解释:谓世事多变,得失无常。典出《淮南子·人间训》。

    成语出处:典出《淮南子・人间训》。见“得马生灾”。

  • 不了而了

    bù liǎo ér liǎo

    成语解释:犹不了了之。

    成语出处:茅盾《子夜》二:“我们这次赌赛,就此不了而了。”

  • 以血偿血

    yǐ xuè cháng xuè

    成语解释:用仇敌的血来洗雪血仇。指杀敌报仇。

    成语出处:鲁迅《忽然想到》:“倘有敌人,我们就早该抽刃而起,要求‘以血偿血’了。”

  • 形单影单

    xíng dān yǐng dān

    成语解释:形:形体。
    形容孤独,没有同伴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高濂《玉簪记・追别》:“我怎敢忘却些儿灯边枕边,只愁你形单影单,只愁你衾寒枕寒,哭得我哽咽喉干。”

  • 千妥万妥

    qiān tuǒ wàn tuǒ

    成语解释:十分妥当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46回:“到底是太太有智谋,这是千妥万妥。”

  • 千唤万唤

    qiān huàn wàn huàn

    成语解释:唤:呼唤。
    比喻多次呼唤,再三催促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・智门祚禅师法嗣》:“师曰:‘却须吃棒,上堂啰舌沸,千唤万唤露柱因甚么不回头?’良久曰:‘美食不中饱,人吃便下座。’”

  • 时乖运乖

    shí guāi yùn guāi

    成语解释:时运不顺,命运不佳。指处境不顺利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范受益《寻亲记・告借》:“念奴家时乖运乖,告求人出于无奈。”

  • 知我罪我

    zhī wǒ zuì wǒ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别人对自己的毁誉。

    成语出处: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滕文公下》:“《春秋》,天子之事也。是故孔子曰:‘知我者,其惟《春秋》乎!罪我者,其惟《春秋》乎!’”

  • 以心传心

    yǐ xīn chuán xīn

    成语解释:佛教禅宗用语。指离开语文文字而以慧心相传授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六祖大师法宝坛经・行由品》:“法则以心传心,皆令自悟自解。”

  • 以夷攻夷

    yǐ yí gōng yí

    成语解释:①使夷人自相攻伐。本是封建统治阶级对少数民族实行的一种民族分化政策。②晚清时,亦指利用西方的科学技术来对付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汉书・晁错传》:“以蛮夷攻蛮夷,中国之形也。”颜师古注:“不烦华夏之兵,使其同类互相攻击也。”《明史・李材传》:“给事中唐尧钦等亦言:‘材以夷攻夷,功不可泯。’”

  • 以刑致刑

    yǐ xíng zhì xíng

    成语解释:谓对重罪施以轻刑,则罪犯无所畏惧,其结果将导致不断用刑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商君书・靳令》:“罪重刑轻,刑至事生,此谓以刑致刑,其国必削。”又《去强》:“以刑致刑,国治。”《韩非子・饬令》:“罪重而刑轻,刑轻而则事生,此谓以刑致刑,其国必削。”

  • 以刑止刑

    yǐ xíng zhǐ xíng

    成语解释:犹以刑去刑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周书・武帝纪下》:“以刑止刑,世轻世重。罪不及嗣,皆有定科。”

  • 以刑去刑

    yǐ xíng qù xíng

    成语解释:用刑罚遏止刑罚,意谓从重量刑,使百姓畏惧而不敢犯法,以收到不用刑的效果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商君书・靳令》:“行罚,重其轻者,轻其重者,轻者不至,重者不来,此谓以刑去刑,刑去事成。”高亨注:“‘轻其重者’一句是衍文,《韩非子・饬令篇》无,是其证。”又《去强》:“以刑去刑,国治。”

  • 无事生事

    wú shì shēng shì

    成语解释:犹言无事生非。无缘无故找岔子,存心制造麻烦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李贽《读》:“无风扬波,无事生事。”

  • 卖空买空

    mài kōng mǎi kōng

    成语解释:买卖双方都没有货、款进出,只就到期的进出之间的差价结算盈亏。比喻投机倒把的行为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郑观应《盛世危言・铸银》:“沪市卖空买空,昔年每元已涨过八钱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