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  3. 向狐谋裘
xiàngmóuqiú

向狐谋裘

拼音
xiàng hú móu qiú
注音
ㄒㄧㄤˋ ㄏㄨˊ ㄇㄡˊ ㄑㄧㄡˊ
情感
繁体
向狐謀裘
近义词
与虎谋皮

向狐谋裘详细解释

向狐谋裘释义

本指为制裘而与狐谋皮,后来或转用成“与虎谋皮”。义犹“与虎谋皮”。见“与虎谋皮”条。

向狐谋裘典故

此处所列为“与虎谋皮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“与虎谋皮”的意思是向老虎商量要取牠的皮,皮是老虎的生命必需品,当然牠是不肯了。所以“与虎谋皮”用来比喻所谋者与对方有利害冲突,事情必办不成。考其典源可能出自《符子》里一则“与狐谋皮”的寓言。据载,鲁定公时,孔子被任命为中都宰,绩效卓然。一年以后,定公又想授予孔子司徒一职。他告诉太史左丘明说:“我想请孔丘任司徒,不过得先问问三桓的意见。”“三桓”是指鲁桓公的三个孙子季孙氏、叔孙氏、孟孙氏,他们掌握著当时鲁国的实际政权,但政治主张与孔子是处于对立的状态,左丘明知道他们绝对不会同意让孔子任司徒一职,于是用一则寓言作比喻,以劝阻定公。他说:“周朝有个人很喜欢皮制的裘衣,也喜欢吃珍奇美味的食物。有一次,他想制作一件价值千金的皮衣,还想举办一场备有很多羊肉的盛宴,于是分别去和狐狸和羊商量,希望牠们能提供毛皮和羊肉。他话都还没说完,所有的狐狸就互相引领逃往深山,所有的羊也彼此呼叫著躲藏进茂密的树林。结果,这个人花了十年都做不成一件皮衣,花了五年也办不了一场盛宴。这是为什么呢?是因为他找错了商量的对象。”鲁定公听了这个故事,立即明白如果他去和政治立场与孔子冲突的三桓商量,所得到的答案必然是否定的,于是便打消了这个念头,直接任命孔子为司徒。而“与狐谋皮”的寓言故事,可能就是后来“与虎谋皮”的出处,只是把“狐”改成“虎”。除了原有的寓义外,更因老虎是种猛兽,就更强调了寓言中“找错对象”的意思。

向狐谋裘书证

  • 01.清・黄景仁〈八月十四日夜偕华峰放舟城东醉归歌此〉诗:“三秋忽作风箨卷,万事不异泥絮沾。向狐谋裘岂长策,归来面目青而黔。”

“向狐谋裘”的单字解释

  • 】xiàng
    向(①⑤⑥嚮)xiàng对着,朝着,与“背”相对:向背(b坕)。向北。目标,意志所趋:志向。方向。偏袒,袒护:偏向。近,临:向晚。秋天漠漠向昏黑。从前:向日。向者。从开始到现在:向…
  • 】hú
    狐hú哺乳动物的一属,形状略像狼。毛赤黄色,性狡猾多疑,遇见攻击时肛门放出臭气,乘机逃跑。皮可做衣服(通称“狐狸”):狐臭(腋下臭气)。狐肷(狐腋下和腹部的毛皮)。狐疑(多疑)。狐…
  • 】móu
    谋(謀)móu计划,计策,主意:计谋。出谋划策。设法寻求:谋求。图谋。谋面。谋篇。谋生。谋幸福。商议:谋议。谋划。不谋而合。姓。笔画数:11;部首:讠;笔顺编号:451221112…
  • 】qiú
    裘qiú皮衣:狐裘。集腋成裘。姓。笔画数:13;部首:衣;笔顺编号:124134441353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