忧心如焚的意思解释
忧虑、焦急得心里像火烧一样。形容十分忧愁、焦急。
忧心如焚出处
《诗经・小雅・节南山》:“节彼南山,维石岩岩,赫赫师尹,民具尔瞻。忧心如焚,不敢戏谈。”
忧心如焚用法
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表示人的焦急心情。
忧心如焚例子
魏巍《东方》第四部第20章:“尤其是他一口饭不吃,使老妈妈忧心如焚。”
忧心如焚正音
“焚”,读作“fén”,不能读作“fēn”。
忧心如焚辨形
“忧”,不能写作“优”。
忧心如焚辨析
“忧心如焚”和“忧心忡忡”都有十分忧愁不安的意思。但“忧心忡忡”偏重于“忧愁”;“忧心如焚”偏重于“焦急”;表示忧虑;焦急到了极点。
忧心如焚谜语
油烧心 (谜底:忧心如焚)
忧心如焚故事
公元前781年,周幽王继位骄奢淫逸,昏庸无道,增加赋税,加重百姓的负担,人们只好流离失所,民不聊生。大臣家父看到这种政治局面,忧心如焚。他特地写诗上谏周幽王,希望能够减轻百姓负担,让他们休养生息。周幽王对此置之不理。
忧心如焚详细解释
忧心如焚释义
内心忧虑有如火在焚烧。形容非常焦急忧虑。语本《诗经・小雅・节南山》。△“忧心忡忡”
忧心如焚典源
《诗经・小雅・节南山》
节彼南山,维石岩岩。赫赫师尹,民具尔瞻。忧心如[1],不敢[2]。国既卒斩,何用不监?
注解
[1]惔:音tán,焚烧。
[2]戏谈:戏谑、开玩笑。
忧心如焚典故
“忧心如焚”原作“忧心如惔”,出自《诗经・小雅・节南山》。这是一首在西周末年用以讽刺当时太师尹氏的诗,尹太师位极人臣,深受君王的重用,却不能替人民谋福祉,贪污乱政,使国家陷入危难。“忧心如惔,不敢戏谈。国既卒斩,何用不监?”是说每个人对于国家目前的情势都忧心忡忡,对于尹氏的威赫,也不敢戏玩谈笑,国家将灭,而位高权重的尹太师怎么不好好行使自己的职责呢?“惔”是烧灼的意思,诗人使用“忧心如惔”形容人民对国家情势的焦虑,内心如被火烧灼般。后来“惔”改用成“焚”,也是烧灼、焚烧之意,“忧心如焚”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形容非常焦急忧虑。出现“忧心如焚”的书证如三国魏・曹植〈释愁文〉:“予以愁惨,行吟路边,形容枯悴,忧心如焚。”
忧心如焚书证
- 01.三国魏・曹植〈释愁文〉:“予以愁惨,行吟路边,形容枯悴,忧心如焚。”
- 02.《魏书・卷一○八・礼志三》:“臣等频烦上闻,仰申诚款,圣慕惟远,未垂昭亮。伏读哀灼,忧心如焚。”
- 03.唐・陆贽〈蝗虫避正殿降免囚徒德音〉:“遍祈百神,曾不获应,方悟祷祀殊救患之术,言词非谢谴之诚。忧心如焚,深自刻责。”
- 04.《三国演义》第八○回:“汉中王闻孔明病笃,亲到府中,直入卧榻边问曰:『军师所感何疾?』孔明答曰:『忧心如焚,命不久矣!』”
- 05.《明史・卷二五八・詹尔选列传》:“大乱将至。辅臣忧心如焚,忽奉改拟之命,遂尔执奏。”
忧心如焚用法
语义形容非常焦急忧虑。
类别用在“焦虑急躁”的表述上。
例句
①独生子突然得了重病,让这对父母忧心如焚。
②所有人都忧心如焚地等待著,希望能得到好消息。
③看到儿子病得如此严重,做母亲的,怎不忧心如焚?
④好不容易孩子终于脱离险境,这位忧心如焚的母亲也松一口气。
⑤国家将亡,政客们仍互相斗争不休,有志之士如何能不忧心如焚?
忧心如焚辨识
同义“忧心如焚”及“忧心忡忡”都有非常忧虑的意思。
异义“忧心如焚”侧重于为眼前的事而焦急忧虑;“忧心忡忡”侧重于为可能发生的事而忧虑担心。
例句
| 忧心如焚 | 忧心忡忡 | 例句 |
|---|---|---|
| ✅ | ❌ | 独生子突然得了重病,让这对父母忧心如焚。 |
| ❌ | ✅ | 小明每天无所事事,不求上进,父母对他的未来忧心忡忡。 |
忧心如焚翻译
- 英语 burning with an xiety
- 日语 心配してたまらない
- 俄语 в жгучей тоске(сердце кровью обливáется)
“忧心如焚”的单字解释
- 【忧】yōu忧(憂)yōu发愁:忧愤。忧惧。忧烦。忧惶。忧急。忧煎。忧思(a.忧念;b.忧愁的思绪)。忧戚。杞人忧天。可忧虑的事:忧患。内忧外患。乐以忘忧。高枕无忧。指父母之丧:丁忧。愁喜笔画…
- 【心】xīn心xīn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(通称“心脏”):心包。心律。心衰。心悸。中央,枢纽,主要的:心腹。中心。习惯上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情况,感情等:心理。心曲。心魄。心地。心…
- 【如】rú如rú依照顺从:如愿。如意。如法炮制。像,相似,同什么一样:如此。如是。如同。如故。如初。游人如织。比得上,及:百闻不如一见。自叹弗如。到,往:如厕。假若,假设:如果。如若。假如。…
- 【焚】fén焚fén烧:焚烧。焚毁。焚化。焚香。焚书坑儒。焚膏继晷(“膏”,油脂;“晷”,日影;形容夜以继日地用功读书或努力工作)。忧心如焚。燃烧笔画数:12;部首:火;笔顺编号:123412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