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鼎轶事典故

宋朝时刘豫在山东张贴告示,散布谣言说:掌管天子御用药物的太监冯益派人收买飞鸽。告示中并有一些不敬的话。

泗州知州刘纲将此事禀奏朝廷。

张浚(成纪人,字伯英)要求天子处斩冯益以释清谣言。

赵鼎(谥忠简)随即上奏道:“冯益的事暧昧不明,然而在若有若无之间,已关系着国家的体统。但是朝廷如果完全不加处罚,外面的人一定认为陛下确实派冯益做这种事,这会损害皇上的盛德,不如暂时解除他的职务,外放到别处去,以消除众人的疑惑。”

皇帝听了很高兴,便将冯益外放到浙东。

张浚很气赵鼎反对他的主张,赵鼎说:“自古以来,想除去小人如果操之过急,小人一伙会团结起来,祸害就大了;如果缓慢渐进,可使他们自相排挤。目前以冯益的罪,虽处死也不足以大快天下人之心,然而太监们怕皇上习惯以处死来处理这种事,一定极力为冯益开脱罪行;不如把他贬到远处去,既不抵触皇上的心意,太监们看到贬谪的处分尚轻,一定不会极力营救,又庆幸出来一个空缺,一定一个个图谋进用,怎肯容纳被贬的人呢?如果现在就大力打压他们,这些人一定对我们起反感,那么他们的党羽组织将更坚固而不可破。”

张浚这才叹服。

赵鼎简介

赵鼎 赵鼎(1085-1147),南宋政治家、词人。字元镇,自号得全居士。南宋解州闻喜(今属山西)人。宋高宗时的宰相。有《忠正德文集》10卷,清道光刊本。《四印斋所刻词》有《得…

相关推荐

  • 赵鼎诗词成就

    赵鼎善文、诗、词。文章多为奏疏,气势畅达,“浑然天成”(《宋史》本传)。黄升称其词“婉媚,不减《花间集》”(《中兴以来绝妙词选》)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说他“本不以词藻争短长,而出其绪

    赵鼎2022-01-23 16:33
  • 赵鼎生平

    赵鼎,字元镇,自号得全居士。南宋爱国政治家、词人。解州闻喜(今山西)人。宋徽宗崇宁五年(1106)进士。曾任河南洛阳令、开封士曹等职。南渡后,累官至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

    赵鼎2022-01-23 16:36
  • 赵鼎抗金

    “以身去国故求死,抗议犯颜今独难。阁下大书三姓在,海南惟见两翁还。一丘孤冢寄穷岛,千古高名屹泰山。天地只因悭一老,中原何日复三关?”这是胡铨悼念赵鼎时所作的《哭赵鼎》一诗。在三

    赵鼎2022-01-23 20:33
  • 胡铨轶事典故

    相传古时,这儿是一马平川的河谷地,土地肥沃而物产不丰,原因是河两岸每年都要遭遇几次洪涝袭击。洪水来时,泽国一片,淹没庄稼,冲毁房屋,百姓四处逃荒,灾民苦不堪言。一代代繁衍生息在这里

    胡铨2022-01-23 20:47
  • 孟宾于轶事典故

    续句成诗表心志少年孟宾于在父亲的诗后续上“众星不如孤月明,牛羊满山畏独虎”,显现了他的才华。在时局动荡的五代十国,要想出人头地,除了战场上能横刀立马耀功绩,便是读书进仕取功

    孟宾于2022-01-23 16:34
  • 赵佶轶事典故

    赵佶出生的前一日,神宗游幸秘书省,看见南唐李后主的画像并惊叹其文采飞舞儒雅俊俏。当天夜晚,神宗就梦见南唐李后主前来谒见,而且第二天正午,陈妃就生下了赵佶,后人认为是李后主转世投胎,

    赵佶2022-01-23 20:40
  • 李煜轶事典故

    注:以下内容为野史传说,仅供参考。藏书故实精于鉴赏,极富藏书。宫中购置图书、画帖数万卷,法帖如钟、王真迹。公、私藏皆印有“内殿图书”、“建业文房之宝”、“集贤殿书院”等。或为其

    李煜2022-01-23 16:32
  • 东方朔轶事典故

    上书自荐武帝即位初年,征召天下贤良方正和有文学才能的人。各地士人、儒生纷纷上书应聘。东方朔也给汉武帝上书,上书用了三千片竹简,两个人才扛得起,武帝读了二个月才读完。在自我推荐书

    东方朔2022-01-23 20:12
  • 武则天轶事典故

    历史谜团第一次修的《则天实录》和二次修的《则天实录》已经无从寻找,《资治通鉴》依据当时第二次修的《则天实录》记载武则天死时为八十二岁,但是和其他史书很不一致。《唐会要-皇后-天

    武则天2022-01-23 16:34
  • 梅尧臣轶事典故

    在一次进士考试时,尧臣为考官,辅助主考官欧阳修阅卷,发现了苏轼写的“刑赏忠厚之至论”,惊为天人,并推荐苏轼的试卷给欧阳修批阅。欧阳修颇惊其才,但是试卷糊名,欧阳修认为很有可能是弟子

    梅尧臣2022-01-23 20: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