谢枋得文学成就

简介谢枋得是南宋著名诗人,他对诗的研究造诣很深,曾编选过《千家诗》。当时的学者名流都以师事之。他认为“诗与道最大,诗为文之精者也。”他所作的诗,有着强烈的爱国忧民的现实主义传统,和沉郁婉转的艺术风格。

作品谢枋得为文推尊欧、苏,认为"欧苏起遐方僻壤,以古道自任,发为词华,经天纬地,天下学士皆知所宗"。他对宋末文风颇表不满,指出"七十年来,文体卑陋极矣"(《与杨石溪书》),于是以振兴斯文自任。他的散文格调高奇,很有气势。《上丞相留忠斋书》写得慷慨愤激,义正词严;《送史县尹朝京序》。则有见解有感情,于唐宋赠序文中,颇具特色。还有《宋辛稼轩先生墓记》记辛弃疾垂殁之语,以为其"精忠大义,不在张忠献、岳武穆下",高度评价辛弃疾的爱国精神,也正反映了他自己的节操。

诗词成就谢枋得诗伤时感旧,沉痛苍凉,诗风朴素端正,有时也饶有韵致。如《武夷山中》写道:"十年无梦得还家,独立青峰野水涯。天地寂寥山雨歇,几生修得到梅花。"述其转徙山中的十年岁月,颇含隐痛。《初到建宁赋诗一首》是他北上前的诀别诗,起句即以"雪中松柏愈青青"自喻,高风亮节,视死如归,亦感人至深。所著《叠山集》16卷,有《四部丛刊》影印明刊本。他评点的《文章轨范》,以文章类别编选文章,是南宋一部重要的评注选本,被誉为集合宋人评点学之大成。谢枋得的诗大都是在民族存亡严重关头,同南宋奸臣、蒙古贵族统治者作斗争时所作,因而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。在《元旦阻雨》、《春日闻杜鹃》、《寄谢叔鲁》、《思亲》等诗中,通过对故国的怀念舆留恋,表达了他对复国还乡的强烈希望,抒发了一个爱国者光阴磊落的胸怀。在《别二子及良友》一诗中,他又以雪中松柏自比,比喻自己永远独立不移的民族气节,表明他为坚持民族大义,敢于傲霜斗雪的铁骨松风。雪中松柏愈青青,扶植纲常在此行。天下久无龚胜洁,人间何独伯夷清。义高便觉生堪舍,礼重方知死甚轻。南八男儿终不屈,皇天上帝眼分明。南宋灭亡后,孤单一人,卖卜为生,因而深知人民疾苦,写出了不少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。如《蚕妇吟》中,就深刻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辛苦,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荒淫腐败。他描写道子规啼彻四更时,起视蚕稠怕叶稀。不信楼头杨柳月,玉人歌舞未曾归天还没亮,蚕妇就起床查看,担心蚕多了,桑叶不够吃,而此时达官贵富们还在歌舞宴乐,多似“朱门酒肉臭,路有冻死骨”啊!枋得的诗还擅用隐喻,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。如《庆全庵桃花》。他借陶渊明描写的世外桃源其居民为避秦乱而隐居此地,来反映自己的处境。寻得桃源好避秦,桃红又是一年春。花飞莫遣随流水,怕有渔郎来问津。谢枋得的一些小诗也写得隽永清鲜,情意盎然。如《觅茶》:茂绿林中三五家,短墙半露小桃花。客行马上多春日,特叩柴门觅一茶。再如《小孤山》:人言此是海门关,海眼无涯骇众观。天地偶然留砥柱,江山有此障狂澜。坚如猛士敌场立,危似孤臣末世难。明日登峰须造极,渺观宇宙我心宽。

文章谢枋得除了诗在当时非常有名,读之朗朗上口,回味无穷,他的文也可堪称一流。他无书不读,在当时也是非常有名的学者,他写了大量的书、序、记、启等方面的文章,“文词清丽,高迈奇绝,汪洋演迤,自成一家”。他所作文章,切中时弊,令人读之泣下。如《谒辛稼轩先生祠记》、《上丞相留忠斋书》、《上程雪楼御史书》、《与参政魏容斋书》等都是文中上品,不可多得。他在《上程雪楼御史书》中写道:“某三十一而仕,五十一休官,平生实历,不满八月,俸禄无一毫归家养亲,己不可言孝矣……亲丧在浅土,贫不能礼葬,苫块余息,心死形存”。所谓悠悠寸草心,十分感人。在《与参政魏容斋书》中“宋室遗臣,只欠一死。上天降其才,其生也有日,其死也有时,某愿一死全节矣,所恨时未至耳。”更足以证明他决心为国殉难,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。

绝命诗《崇真院绝粒偶书付儿熙之定之并呈张苍峰刘洞斋华甫》西汉有臣龚胜卒,闭口不食十四日。我今半月忍渴饥,求死不死更无术。精神常与天往来,不知饮食为何物。若非功行积未成,便是业债偿未毕。太清群仙宴会多,凤箫龙笛鸣瑶瑟。岂无道兄相提携,骑龙直上寥天一。

编辑《千家诗》我国古代为儿童启蒙教育而编的一部诗集,相当于现在的小学课本。《千家诗》原名《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》,宋朝刘克庄编辑。南宋末年谢枋得对原有《千家诗》有所整理增删,成为谢枋得编辑《千家诗》。从此《千家诗》有两种版本并行与世。

谢枋得简介

谢枋得 谢枋得(1226~1289年):南宋进士,江西信州弋阳人,字君直,号叠山,别号依斋,担任六部侍郎,聪明过人,文章奇绝;学通“六经”,淹贯百家,带领义军在江东抗元,被俘不屈…

相关推荐

  • 谢枋得生平

    自幼聪明谢枋得(1226~1289年),字君直,号叠山,南宋信州弋阳人(今上饶弋阳县)。谢枋得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,他蔑视权贵,嫉恶如仇,他爱国爱民,用生命和行动谱写了一曲爱国

    谢枋得2022-01-23 20:36
  • 谢枋得思想精神

    构成谢枋得思想和精神境界主要由三个方面内容构成,一是爱国主义思想,这一思想成了他精神世界中的主色调,也是最为后人敬仰的。第二,程朱理学对他的影响。第三,道教思想对他的影响。爱国主义

    谢枋得2022-01-23 20:36
  • 谢枋得人文遗迹

    北京谢叠山祠在北京法源寺后街3号、5号。明景泰七年九月,与文天祥同赐谥,天祥赐忠烈,枋得赐文节。朝廷在法源寺后街的江西会馆谢枋得殉难处建祠,现院内还有二层小楼一座,原供谢叠山和

    谢枋得2022-01-23 20:36
  • 鲍照文学成就

    鲍照创作以诗为主,今存204首。《拟行路难》18首,表现了为国建功立业的愿望、对门阀社会的不满、怀才不遇的痛苦、报国无门的忿懑和理想幻灭的悲哀,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贫寒士人的生活状况。

    鲍照2022-01-23 16:32
  • 高启文学成就

    高启青年时代即有诗名,与杨基、张羽、徐贲合称“吴中四杰”。在文学方面,高启可以说是一位天才,也是一位文坛“超级模仿秀”,而且学什么是什么。纪晓岚在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中赞誉高启“天

    高启2022-01-23 16:35
  • 严遂成文学成就

    严遂成工诗,曾携诗稿请教厉鹗,未见嘉许,此后更为发愤,终于有成。遂成天才骏发,为诗兼雄奇绮丽之长,工于咏物,读史诗尤隽。尝自负为咏古第一。论者谓朱彝尊、查慎行后能自成一家。著有《海

    严遂成2022-01-23 20:32
  • 尤侗文学成就

    尤侗才情敏捷,文名早著。曾以《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》制义以及《读离骚》乐府流传禁中,受顺治帝赏识;在史馆时进呈《平蜀赋》,又受康熙帝赏识,所谓“受知两朝,恩礼始终”(潘耒《尤侍讲艮

    尤侗2022-01-23 20:30
  • 王安石文学成就

    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王安石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,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。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,把文学创作和政治活动密切地联系起来,强调文学的作用首先在于为社会服务

    王安石2022-01-23 20:19
  • 张孝祥文学成就

    诗相较词作流传之广,张孝祥的诗闻名度不高。较之词作,于湖诗追求的是另一种文学境界,韩元吉称之为“清婉而俊逸”,他的诗明显受宋诗的气质影响,学杜,学苏,承受江西诗派影响。诗作内容

    张孝祥2022-01-23 20:28
  • 何景明文学成就

    在《兴隆祀丁曲》、《罗女曲》、《平坝城南村》、《偏桥行》等诗中,描绘了他行经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情风物。这些诗都具有一定的人民性。但他的复古主张单纯从形式上着眼,并未注重继承古

    何景明2022-01-23 20: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