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遵宪生平

黄遵宪于1848年4月27日生于广东梅州(梅县)。他的一生可分为四个阶段:即读书应试阶段(1863~1876);出使阶段(1877年~1894年);参加变法阶段(1895年~1898年);乡居阶段(1899年~1905年)。

1876年中举人,1877年随驻日大使何如璋出使日本,曾被日本历史学界称为中国“最有风度、最有教养的外交家”。驻日期间,撰写《日本国志》(1887年成书),全书共四十卷,五十余万字,详细论述日本变革的经过及其得失,借以提出中国改革的主张。驻日期间,针对日本于1875年派兵占领琉球,建议对日本采取强硬的政策和立场。1882年,调任驻美国旧金山总领事。适逢美国议院制订了《限制华工条例》15条,旧金山侨民深受其害,多名侨民被当地政府以“不卫生”为借口而被捕入狱。此前,黄遵宪就此已向清政府提出对策,但未被采纳。因此,他只能在自己职权范围内,尽力保护中国侨民。他在视察旧金山华工聚住地之后,亲自探望关押华工的美国监狱,并叫随从丈量监牢面积,责问美国人:“这里人多地窄、空气污浊,难道监狱里的卫生条件要比华侨的住处好吗。”经过黄遵宪的努力,被拘捕的华侨被全部释放。黄遵宪动用国际法,争得了总领事给华工签发执照的权利。从此,华工来往中美之间,有法可依。

1890年,黄遵宪以分省补用道任驻英国二等参赞,1891年任驻新加坡总领事,从事改善侨胞待遇、保护侨胞财产的工作,发展华侨教育,取得一定成效。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期间,黄遵宪被召回国,任江宁洋务局总办。1895年参与上海强学会、与梁启超谭嗣同等人创办《时务报》,任湖南长宝盐法道,后署理湖南按察使。戊戌变法期间辅佐湖南巡抚陈宝箴大力推行变革,倡立的湖南保卫局,将近代警政引入中国。1898年8月,被任命为出使日本大臣。戊戌变法失败后,被清政府列为“从严惩办”的维新乱党,由于外国驻华公使等干预,清政府允许黄遵宪辞职还乡。

黄遵宪回乡后仍热心推进立宪、革命等工作,并潜心新体诗创作,被誉为“诗界革命巨子”。同时,他热心家乡教育事业,创立嘉应兴学会议所,自任会长,积极兴办新学堂。晚年黄遵宪在墙上悬挂兴中会会员谢缵泰画的《时局全图》。1904年冬,即黄逝世前一年,他在《人境庐诗草》最后一首诗《病中纪梦述寄梁任父》中写道:“……君头倚我壁,满壁红模糊。起起拭眼看,噫吁瓜分图……。”1905年3月28日,黄遵宪病逝于家乡梅州,终年五十八岁。六年后,辛亥革命爆发,封建制度在中国终结。

私人藏书丰富,光绪十年(1884年)开始筹建藏书楼。光绪二十四年(1898)回到广东之时,一心在其“人境庐”著述和收藏,对于前朝古书和当时实用之书,一并收藏,编撰有《嘉应黄氏人境庐藏书目录》,著录有:经部100种,1 291册;史部253种,5 122册;子部221种,1 425册;集部212种,1 523册;丛书21种,2 468册、自著书4种,21册,合计811种、11 850册。珍本有《修慧寺塔铭》,其余多为普通实用之本。先后积藏有10余万卷图书,供当地学生阅览。

黄遵宪简介

黄遵宪 黄遵宪(1848-1905)清末杰出诗人,字公度,现广东梅县人。曾任清政府驻日、英、美等国外交官。

相关推荐

  • 黄遵宪科举路上徘徊

    在家庭的影响下,在塾师的指导下,黄遵宪的学习不断有长进。在封建社会里,知识分子大都要通过科举考试才能挤进官僚阶层。明清以后,适应封建制度的发展,建立了一套比唐宋时期更完备的科举制度

    黄遵宪2022-01-23 16:31
  • 黄遵宪故居

    人境庐位于梅江区东山小溪唇,建于1884年春,是清末著名爱国诗人,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黄遵宪的故居。人境庐是一座砖木结构园林式的书斋建筑,占地面积五百平方米,主要由厅堂、七字廊、五

    黄遵宪2022-01-23 16:31
  • 黄遵宪外交生涯

    1877年1126日傍晚,黄遵宪随何如璋由上海乘轮船启程,一行30余人,最后在神户登陆,开始了在日本的外交活动。日本是亚洲东部的一个岛国,自17世纪开始,遭到荷兰殖民

    黄遵宪2022-01-23 16:32
  • 黄遵宪诗界革命

    黄遵宪一生大部分时间活动于我国的政治舞台,可以说是一位出色的外交活动家和一位推动变法维新的干将,然而黄遵宪一生最大的成就,则在于他的诗歌在我国近代诗歌史上所占有的重要地位。下面让我

    黄遵宪2022-01-23 16:34
  • 黄遵宪评价

    黄遵宪在短短的58年生涯中,游历日、英、法、意、比、美及新加坡等西方国家以及香港等共13个年头,亲身感受到扑面而来的西方文化浪潮,他站在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高度,理性地把握世界的潮流

    黄遵宪2022-01-23 16:35
  • 黄遵宪影响

    多年来黄遵宪的历史地位被不少人局限性地理解,后人往往从文学或诗界革命的领域去理解他,而忽视其作为爱国者、思想家、变法维新者、政治家的本来面目,对黄遵宪历史地位全面深刻认识,是直到近

    黄遵宪2022-01-23 16:36
  • 黄遵宪文学成就

    主题题材黄遵宪早年即经历动乱,关心现实,主张通今达交以“救时弊”(《感怀》其一)。从光绪三年(1877)到二十年(1894),他以外交官身份先后到过日本、英国、美国、新加坡等地

    黄遵宪2022-01-23 16:36
  • 胡铨生平

    胡铨生于国家多事之秋,建炎二年(1128)中进士,授抚州军事判官。绍兴五年(1135),升任枢密院编修官。当时,朝中就金国入侵战和问题斗争十分激烈,胡铨闻知秦桧于1138年8月派王

    胡铨2021-03-27 22:56
  • 何承天生平

    五岁丧父,聪慧好学,儒史百家,莫不该览。仕晋,起家南蛮校尉桓伟参军,历长沙公陶延寿辅国府参军、浏阳令。抚军将军刘毅版为行参军,出补宛陵令。赵恢为宁蛮校尉、寻阳太守,请为司马。后为太

    何承天2022-01-23 20:42
  • 高蟾生平

    唐代诗人。河朔(山西河北北部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本为寒士,“性倜傥离群,稍尚气节。人与千金无故,即身死亦不受。”(《唐才子传》)累举不第,历时10年,曾怨而作诗道:“曾和秋雨驱愁入

    高蟾2022-01-23 16:3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