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乐天书 

唐朝 · 元稹

远信入门先有泪,
妻惊女哭问何如。
寻常不省曾如此,
应是江州司马书!

译文

远信入门先有泪,妻惊女哭问何如。
远来的信使刚进门,我就流下眼泪。妻子吃惊女儿哭,探询:这是什么原因?

寻常不省曾如此,应是江州司马书。
她们猜想:“平常不曾有过这样的事情,应该是江州司马白乐天寄来了书信。”

注释

远信入门先有泪,妻惊女哭问何如。
远信:远方的书信、消息。
何如:如何,怎么样。
用于询问。

寻常不省(xǐng)曾如此,应是江州司马书。
寻常:平常,平时。
不省:谓未见过。
江州司马:即白居易。

赏析

远信入门先有泪,妻惊女哭问何如。
寻常不省曾如此,应是江州司马书。

这是一首构思奇特的小诗。
题目是《得乐天书》,按说,内容当然离不开信中所言及读信所感。
但诗里所描绘的,却不是这些,而是接信时一家人凄凄惶惶的场面。
诗的第一句“远信入门先有泪”,是说,诗人接了乐天的江州来信,读完后泪流满面。
第二句笔锋一转,从妻女的反应上着笔:“妻惊女哭问何如。
”诗人手持远信,流着泪走回内室,引起了妻儿们的惊疑:接到了谁的来信,引起他如此伤心?这封信究竟带来了什么噩耗?妻女由于困惑,发而为“惊”、为“哭”、为“问”。
可她们问来问去,并没有问出个究竟。
因为,诗人这时已经伤心得不能说话了。
于是,她们只好窃窃私语,猜测起来:自从来到通州,从没见什么事使他如此激动,也从未见谁的一封来信会引得他如此伤心。
够得上他如此关心的人只有一个──白乐天。
这封信,八成是江州司马白乐天寄来的了。

小诗向来以直接抒情见长,几句话很难写出什么情节、场面。
元稹这首小诗,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写出了场面、情节,却不直接抒情。
他在四行诗里,画出了“妻惊女哭”的场景,描绘了“问何如”的人物对话,刻画出了“寻常不省曾如此”的心理活动,而诗人万端感慨,却只凝铸在“先有泪”三字中,此外再不多说。
全诗以素描塑造形象,从形象中见深情,句句是常语,却句句是奇语。
刘熙载《艺概》说:“常语易,奇语难,此诗之初关也;奇语易,常语难,此诗之重关也。
香山用常得奇,此境良非易到。
”其实,用常得奇者,岂止白香山为然,香山的好友元微之,早就越过这道“重关”了。

作者介绍

元稹 元稹(779─831),字微之,河南(今河南省洛阳一带)人。幼年丧父,家境比较贫困。十五岁参加科举考试,明经及第。唐宪宗元和初,应制策第一,任左拾遗,历监察御史等职。曾因劾奏剑南东川节度使严砺等人的不法行为,得罪权贵,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。他遭到这次打击后,转与宦官和权贵妥协,并通过宦官崔潭峻等人的推荐,得到穆宗李恒的重用,一度出任宰相。不久,调任同州刺史。文宗太和时,任武昌军节度使,死于任上,年五

  • 元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