菊花新·用韵送张见阳令江华 

清朝 · 纳兰性德


愁绝行人天易暮,行向鹧鸪声里住。
渺渺洞庭波,木叶下,楚天何处。
折残杨柳应无数,趁离亭笛声吹度。
有几个征鸿,相伴也,送君南去。

注释

愁绝行人天易暮,行向鹧(zhè)(gū)声里住。
(miǎo)渺洞庭波,木叶下,楚天何处。
愁绝:极度的忧愁。
易:改变。
鹧鸪声里,借指见阳将去的江华之地,地在西南方,故云。
渺渺:遥远。
楚天:古时长江中下游一带属楚国,楚在南方,故用以泛指南方的天空。

折残杨柳应无数,趁离亭笛声吹度。
有几个征鸿,相伴也,送君南去。

吹度:吹送。
征鸿:征雁,大雁秋来南飞,春来北往,但诗词中多指南飞之雁。

作者介绍

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(1655-1685):为武英殿大学士明珠长子,原名成德,字容若,号楞伽山人,满族,满洲正黄旗,清初著名词人。性德少聪颖,读书过目即能成诵,继承满人习武传统,精于骑射。在书法、绘画、音乐方面均有一定造诣。康熙十五年(进士。授三等侍卫,寻晋一等,武官正三品。妻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卢氏,赐淑人,诰赠一品夫人,婚后三年,妻子亡故,吴江叶元礼亲为之撰墓志铭,继娶官氏,赐淑人。妾颜氏,后纳江南沈宛,著

①江华,在湖南省西南部,今为瑶族自治县。康熙十八年(1679),张见阳令江华县,作者填此以送。②愁绝二句:意谓见阳将赴任到遥远的江华,此刻送行为之生愁添恨,而天色也仿佛变得晦暗迷蒙了。愁绝,极度的忧愁。易∶改变。鹧鸪声里,借指见阳将去的江华之地,地在西南方,故云。且鹧鸪声亦含有惜别之意。③渺渺三句:用屈原九歌·湘夫人》:“袅袅兮秋,洞庭波兮木叶下”之句,谓见阳将去之江华,也正是秋色凄凉,令人惆怅。渺渺:遥远。楚天:古时长江中下游一带属楚国,楚在南方,故用以泛指南方的天空。④折残二句:意谓在送别见阳之时依依难舍,杨折断了无数次,本应趁着长亭离宴上的笛声作别,却仍不忍分手离去。吹度,犹吹送。⑤征鸿:征雁,大雁秋来南飞,春来北往,但诗词中多指南飞之雁。
送别总是令人伤感的,故诗词中举凡送别题材的作品也总是伤离怨别者居多。本篇亦为送别之作,其感伤之情也是泻洒满纸。唯其作法别见特色,即用笔有虚有实,上片出之以虚,是写想象之景,写见阳将赴任之地的苍茫凄清之景;下片是实笔出之,写此时此地之景。一虚一实,轻灵而不失深婉,将送别惜别的深挚情意表达得尽致淋漓。
  • 纳兰性德
  • 送别
  • 感伤
  • 惜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