虞美人·天涯也有江南信 

宋朝 · 黄庭坚

【虞美人】
宜州见梅作
天涯也有江南信,
梅破知春近。
夜阑风细得香迟,
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。

玉台弄粉花应妒,
飘到眉心住。
平生个里愿怀深,
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。

译文

天涯也有江南信。梅破知春近。夜阑风细得香迟。不道晓来开遍、向南枝。
在宜州看到梅花开放,知道春天即将来临。夜尽时,迟迟闻不到梅花的香味,以为梅花还没有开放;早晨起来,才发现在面南的枝条上已开满了梅花,真是没有想到。

玉台弄粉花应妒。飘到眉心住。平生个里愿杯深。去国十年老尽、少年心。
女子在镜台前化妆,引起了梅花的羡妒,就飘落在她的眉心上。要在平常见到这种景象,便希望畅怀酣饮;现在就不同了,自从被贬离开汴京,十年来,那种青年人的情怀、兴致已经不存在了。

注释

天涯也有江南信。
梅破知春近。
夜阑(lán)风细得香迟。
不道晓来开遍、向南枝。

梅破知春近:梅花绽破花蕾开放,预示着春天的来临。
开遍向阳枝:南枝由于向着太阳,故先开放。

玉台弄粉花应妒。
飘到眉心住。
平生个里愿杯深。
去国十年老尽、少年心。

弄粉:把梅花的开放比作天宫“弄粉”。
飘到眉心住: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下。
梅花落于公主额上,成五出花,拂之不去。
词中意谓由于群花的妒忌,梅花无地可立,只好移到美人的眉心停住,古代妇女化妆时常在眉心点梅花砂痣。
个里:个中、此中。
去国,离开朝廷。

赏析

天涯也有江南信。
梅破知春近。
夜阑风细得香迟。
不道晓来开遍、向南枝。

玉台弄粉花应妒。
飘到眉心住。
平生个里愿杯深。
去国十年老尽、少年心。

全词以咏梅为中心,把天涯与江南、垂老与少年、去国十年与平生作了一个对比性总结,既表现出天涯见梅的喜悦,朝花夕拾的欣慰,又抒写不胜今昔之慨,表现出作者心中郁结的不平与愤懑。

上片写惊喜。
“天涯也有江南信,梅破知春近”。
宜州地近海南,去京国数千里,说是“天涯”不算夸张。
到贬所居然能看到江南常见的梅花,作者很诧异。
“梅破知春”,这不仅是以江南梅花多冬末春初开放,意谓春天来临;而且是侧重于地域的联想,意味着“天涯”也无法隔断“江南”与我的联系(作者为江西修水人,地即属江南)。
“也有”,是始料未及、喜出望外的口吻,显见环境比预料的好。
紧接二句则由“梅破”,写到梅开。
梅花开得那样早,那样突然,夜深时嗅到一阵暗香,没能想到什么缘故,及至“晓来”才发现向阳的枝头已开繁了。

虽则“开遍”,却仅限于“向南枝”,不失为早梅,令人感到新鲜,喜悦。
“夜阑(其时声息俱绝,暗香易闻)风细(恰好传递清香)”时候才“得香”,故云“迟”。
此处用笔细致。
“也有”表现出第一次惊喜,“不道”则表现出又一次意外,作者惊喜不迭之情,溢于言表。

至此,作者已满怀江南之春心。
下片以寿阳公主关于梅花的浪漫故事引出自己的感慨。
《太平御览·时序部》引《杂五行书》:“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檐下。
梅花落公主额上,成五出花,拂之不去。
”一句“玉台弄粉花应妒,飘到眉心住”不但将旧典翻出新意,而且还表现出一个被贬的老人观梅以致忘怀得失的心情,暗伏下文“少年心”三字。

想到往日赏梅,对着如此美景,总想把酒喝个够;但现不同了,经过十年的贬谪,宦海沉沦之后,不复有少年的兴致了。
结尾词情上是一大兜转,“老”加上“尽”的程度副词,更使拗折而出的郁愤之情得到充分表现。
用“愿杯深”来代言兴致好,亦形象有味。

这首词写得极为深挚,是山谷孤清抑郁的人格风貌的写照。
作者先写在边地宜州看到梅含苞欲放,接着写夜晚微风中传来梅花幽香,最后写早晨梅花开满枝头。
由“梅破”到“得香”再到“开遍”,作者很有层次地描写了梅花。
全词由景入手,婉曲细腻;以情收结,直抒胸臆。
整首词风格疏宕,颇具韵味。
在情调上,上片写梅花,写得亲切婉媚,下片抒感慨,则颓然悲壮,在人与花的对照中,依然可见作者那正直不屈的人格。

作者介绍

黄庭坚 黄庭坚(1045-1105)字鲁直,号涪翁,又号山谷道人。原籍金华(今属浙江),祖上迁家分宁(今江西修水),遂为分宁人。治平四年(1067)进士,授叶县尉。熙宁五年(1072)为北京(今河北大名)国子监教授。元丰三年(1080)知吉州太和县(今江西泰和)。哲宗立,召为秘书郎。元祐元年(1086)为《神宗实录》检讨官,编修《神宗实录》,迁著作佐郎,加集贤校理。时张耒、秦观、晁补之俱在京师,与庭坚同游

  • 黄庭坚
  • 虞美人